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崇祯重振大明 > 第876章 选择论和选择权求订阅(第4页)

第876章 选择论和选择权求订阅(第4页)

“梅村入京之前,就定下了婚期。”

“如今考中探,请陛下允许他回乡完婚。”

朱由检笑着说道:

“大登科后小登科,这是双喜临门。”

“你的婚嫁朕准了,可以销假后再入翰林院。”

让吴伟业以正七品编修身份,回到家乡完婚。

吴伟业看到这一幕,对皇帝感激不已。

对特意让自己回乡的老师,更是铭感五内:

他知道,老师是担心自己在接下来的风波中受诘难,所以让自己回到家乡去。

迎接惊涛骇浪的,将只有老师一人。

这让他感动之下,恨不得向老师说自己要留下来。

但是面对皇帝已答应的事情,他又实在没有勇气推翻。

最终,他只能在琼华宴后,和一些落第的举子一起,返回家乡完婚。

张溥则昂首走入翰林院,迎接各种挑战。

——

此时的大明官场,在经过二百多年的累积后,各种或明或暗的规矩,已经登峰造极。

例如翰林院中,后加入的见到先加入的,就必须自称晚进。众人聚会的时候,也要坐到角落,有命令就唯诺唯谨。

但是张溥入翰林院后,却是任意临事。能答应的就答应,不答应的就说否。

代天子拟定诰命时,文稿信手写就,还能得到皇帝称赞。

翰林院的老人,对他嫉恨不已。他在翰林院中,可谓颇受孤立。

就连先前有心收他为弟子、收编所谓科学的钱谦益,见他这个表现都有点不敢收了——

因为他知道张溥这样做,在官场很容易招是非。

最终,他以张溥已经拜大学士徐光启为师为由,建议让徐光启同致仕大学士一样,来翰林院兼任导师。

朱由检对现任大学士收徒扩大势力虽然有些忌讳,却不包括这种已经形成的师生关系。他对此特意批示,准许徐光启去翰林院当导师。同时规定所有大学士收徒,都要主动报备。

张溥在翰林院终于有了导师,那就是他原本的老师徐光启。

陈子龙同样如此,他在以元士身份考入翰林院后,同样继续拜徐光启为导师。

两人跟着徐光启做学问,完成身为翰林的考试——

在新定下的制度中,每个翰林院官员都要参加考试,标准是每年至少要在翰林院学刊上发表一篇论文。

想要学成散馆,还需要写一本专著出版。

想一直留在翰林院,更需要论文或专著言之有物,被评优秀作品。

可以,这是朱由检打造的学术机构,培养学者和学者型官员。

张溥、陈子龙就是第一批试验品,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左懋第、章正宸等新科进士。

就连陈继儒、孙奇逢、艾南英等元士,也在钱谦益的劝说下参加了考试,成功考上庶吉士,成为翰林院官员。

他们每个人都分到了课题,研究某个方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