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是吗?那真是遗憾。"
他抬头望向天空,一架无人机正呼啸而过,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银色的轨迹。
靶场上,三架改装过的攻击型无人机已经准备就绪。
这一次,王黎没有演示自杀式撞击,而是让无人机投掷了小型训练弹。爆炸的烟尘腾起时,安德烈的眼神明显亮了起来。
"精度很高。"他评价道,"比我们的无线电制导炸弹更稳定。"
王黎笑而不语。她知道,苏联在1960年代的制导武器还处于初级阶段。
演示结束后,安德烈提出要"深入交流技术细节"。
周所长安排了一场闭门会议,会议桌上,安德烈开门见山:"我们愿意提供米格-21的全套技术资料,换取你们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图。"
周所长故作犹豫:"这……恐怕需要上级批准。"
安德烈笑了笑:"当然,我们可以等。不过,我听说你们的‘三线建设’急需航空发动机技术?"
三线建设需要大量工业迁移,而航空发动机一直是中国的短板。
王黎突然开口:"上校,技术交换我们有个条件。"
安德烈看向她:"请说。"
"我们要的不是米格-21的图纸——"王黎直视他的眼睛,"而是AL-7涡喷发动机的全套生产工艺。"
会议室瞬间安静。
AL-7是苏联最先进的喷气发动机之一,如果中国能掌握它的生产技术,战斗机的性能将直接跃升。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安德烈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他身后的苏联技术人员交换了一个警惕的眼神。
"AL-7发动机。。。。。。"安德烈缓缓开口,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您的要求很专业,也很——大胆。"
周所长适时地端起茶杯,借着氤氲的热气观察着苏联人的表情。王黎这一招直击要害——AL-7是苏联现役主力战机苏-7的心脏,比米格-21使用的R-11发动机先进整整一代。
"我们理解这个请求的分量。"王黎不卑不亢,"但我们的蜂群控制系统同样价值连城。一架AL-7可以驱动一架战机,而我们的系统能让数十架无人机像黄蜂群一样摧毁整个空军基地。"
安德烈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在会议室里回荡:"好!我就喜欢这样直来直往的谈判!"他转向周所长,"不过周所长,您确定要用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来交换我们最先进的发动机?"
周所长放下茶杯,陶瓷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上校同志,在越南战场上,我们的不成熟技术已经摧毁了美军三个雷达站和七架战机。"
谈判陷入僵局。窗外传来无人机起飞的轰鸣声,仿佛在提醒着双方这场博弈的筹码。
突然,安德烈站起身来:"我需要请示莫斯科。"他看了看手表,"明天上午十点,我会带来答复。"
——
当晚,研究所的机密会议室灯火通明。
"他们一定会答应,"王黎指着地图上中苏边境的军事部署,"苏联在远东的防空体系存在巨大漏洞,我们的无人机技术正好能弥补。"
邓教授却皱着眉头:"小心有诈。苏联人从不会做亏本买卖,我怀疑他们另有所图。"
周所长沉思片刻,突然问道:"演示用的三号机检查过了吗?"
"全部检查完毕,"张组长肯定地回答,"控制系统做了特殊处理,关键参数都——"
话音未落,保卫科长匆匆推门而入:"所长!苏联代表团的随行人员在宿舍区附近被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