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幽深,梵音隐隐。
寒山寺坐落在半山腰间,春日的郁葱绿意将整个寺庙包裹,愈显幽静庄严。
正值上巳节,寒山寺人潮涌动,慕名而来的食客在斋堂里等着僧人的布膳,裴珩二人也跟在后头排着长队。
江知婳探出半个身子,踮起脚尖望着前方,试了几次仍未看见斋堂门口,泄了口气:“队伍排得好长,感觉得等很久才能吃上了。”
“饿了?”
“这倒没有。”江知婳将目光收回,他们来这前,在市街已吃了晚膳,“就是想尝尝着素斋的威名。”
好在队伍虽长,但很快就排到了他们。
“不愧是颇负盛名的素斋,确实是独一份的清爽鲜香。”江知婳意犹未尽道,“只可惜这素斋一年只对外开放这一次,不然真想连续吃它个几日。”
“下次我……”裴珩笑道,顿了顿,话到嘴边不动声色转了个弯,“北朝地域辽阔,北边的羊羹、糖蒸酥酪,西域的胡饼、炙肉,以后你都可以去尝尝,”
江知婳点头“噢”了一声,望着前面的人流,判断着他们通往的方向是正殿,“那有机会得去尝一尝。”
“南朝也有许多颇负盛名的美食,特别是金陵,那的蟹黄汤包堪称一绝。”
“南朝?”江知婳的注意力依旧在探路上,并未注意到他垂下的目光,“我们不是不去南朝了吗?”
裴珩抿了抿唇,话头到了嘴边又咽下,只是轻声“嗯”了一声。
骗殿内光线略安,殿角的香炉上飘着缕缕青烟,和着檀香沉沉地漫在了空气中。
二人跪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闭着眼,阳光透过高出的窗棂,斜斜地打在了他们的脸上,细碎的荣某被勾勒出少年们的柔和灵动。
默念完睁眼后,候在一旁的僧人将签筒递给二人;“施主,请掷签。”
江知婳将沉甸甸的签筒拿在手中上下晃动,竹签碰撞,发出哗啦的清脆声响。
“啪嗒。”
她将落在青石地上的竹签拿起。
又是一道“啪嗒”声。
是裴珩的竹签落了。
江知婳一并拾起,将签筒归还给僧人;“多谢师傅。”
跟随者僧人师傅的指示寻到解签的摊台前,已排起了长龙,江知婳攥着手上地两支竹签,签上刻着的字好似会自己发热,让她觉得有些握不住。
她将竹签翻转,却只有一片空白。
没有下一句吗?她垂眸,好看的眉毛微微蹙着,盯着竹签上落下的字,她总觉得上面的话没有说完。
身后的裴珩问道:“你不是不信这鬼神之事吗?”
江知婳低头看了眼手中的签子,移开目光,放下手,“人活一世,总是要有些地方寄存愿望,和善为人,心诚则灵,所求所愿之事若是上达天听,便也算是一种激励了。”
“队伍太长,我们便不解了,听说今日寒山寺后山处的碧落河有放河灯的活动,我们过去凑个热闹。”
裴珩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