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虽然多带子弹,制造别人开枪的假象并不难,可要调查弹壳,就能甄别是哪一把枪。”
不要以都是56式,打完的弹壳就甚区别,事实上区别大了。
射击弹头上,一共有四种类型的痕迹。
1、磕碰痕迹:子弹进膛,弹尖与枪支内结构碰撞形成的痕迹,不同的枪支结构,磕碰痕迹不同。
2、拨弹痕迹:火药气体推动,弹头从弹壳口拔的痕迹。
3、坡膛痕迹:弹头经过枪膛的擦划痕,能反映枪管表面的特征。
4、线膛痕迹:弹头推进线膛后旋转前进,形成了一系列的线痕,细分有什阳膛线痕迹、阴膛线痕迹、主棱线痕迹、次棱线痕迹,等等。
等到退壳,弹头也会受力变形,又现新的痕迹。
因此就算都是762毫米的子弹,也能判断是不是56式造成的,具体又是哪一把56式,不可能搞混。
劳教授既然知道要调换两把枪,自然不会忘记这一点。
“如果他用自己的□□拟对方的枪声,万一被捡到了弹壳,事情就麻烦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声称对方持有□□。”
简静道,“对方既然有□□,那,他谋杀某人,必然也需要用到这个东。”
菲娜终于明白过来:“爸爸带了□□?那枪声……”
“对,你们听见的枪声不是劳教授的,是凶手的。”
“我们听见了一声……”劳惊讶道,“可伤口不是有两个?”
“三个,但确实就是一枪,子弹从他的手臂穿,射入心脏。”简静道,“这也能够解释,什其他的枪并没有少子弹,用掉的这颗就是劳教授所携带的,预备杀人的子弹。”
她之前仔细检查过教授的尸体,虽然姿势变动不易判别,可仔细比对后,不难发现三个伤口能同一条直线。
室内响起轻轻的抽气声,不知是感慨是唏嘘。
陈说:“一枪的话,他的枪法非常好。”
“不止是枪法好,当晚上虽然有月亮,但森林树木茂密,透的光线必定极有限,要这样的环境下一枪毙命,需要辅助设备。”
简静看向黎记者,笑了:“比如相机,再比如,相机上的红外瞄准器。”
相机配备红外设备已经不是什新鲜事,尤其像野外拍鸟,红外瞄准能够很好地解决焦距过长的问题。
黎记者号称要拍摄野生动物,拥有这样的红外设备再正常不过。先前他们坐船拍照,她就看到他的某款相机有自带的红外瞄准器。
“我想,这也能解释劳教授的那一枪什候开的。”她说,“他看到了红外激光,马上开枪反击,但同一间,子弹也射进了他的胸膛。”
“ohgod”菲娜低呼一声,痛苦地捂住脸颊。
“或许凶手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成果如此完美,他检查教授的尸体,发现了□□和多的子弹,于是灵机一动,装满了自己的枪,并收走教授的□□,制造他是被两枪打死的假象,也方隐藏自己。”
简静说:“至于凶器,我想就是3号观测点的那一把,有这样,才更符合入侵者失手杀害教授的说法——对吗?黎记者,这本来就是你告诉大家的新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