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灵珠未来的安排费尽了心思,每一个丫鬟都是精挑细选。
一个潜在的内部危险被蒙兰的真诚弭除,却也是要此人是个能听劝的才行,蒙菊正好就是。
此时的红初六,正跟在甘灵珠身后,而甘灵珠一边往祖母院里走,一边与前去迎她的朱嬷嬷说着话。
老太太的贴身嬷嬷去大门迎她,不只是为了作样子,更重要的事在这里等着呢,一路上将书信中不方便说的家事说了一遍。
由于侯爷让罗姨娘管家,老太太却管着夫人的嫁妆和奴仆的身契,又让各房管自己的身契,让她做事很是放不开,捞不到油水。
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的千把两私房钱,因着在郴州做五品同知的兄长想要再往上升一升,需要找人疏通关系,全部“借”了去。
去年九月,京中民间有传出四皇子勾结江湖人士的事,制造西边边境,又向守西境的袁大将军家人下毒手。
这事与罗姨娘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却没想到她兄长疏通关系的线竟是四皇子,而那江湖人还是她兄长牵的线。
无风不起浪,这事从民间传出来,皇帝自是要严查。兄长为了洗白自己又要花钱,逼着她把首饰都卖了。
开始时只是卖首饰,兄长再要钱她也没办法了。可兄长跟她说那钱真实的去向后,把她吓得不轻。
走投无路的她,不得开始在府中开支做手脚,又在侯爷给她管着的产业里,弄走了一半现银给兄长。洗白兄长,也就等于洗白自己。
皇帝的锦衣卫哪里是这么好糊弄的,加之这事后面本来就有甘博翰等人的推手,是他们查出来的真相,只是不愿意站出来明刀真枪跟四皇子干而已。
这事终于在去年十一月查了个水落石出,侯府也被牵连其中。好在只是一个姨娘,而且兄长还打了借条,真的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借出的钱,甘侯爷才没有被降爵、贬职。
只是这事一闹,让个姨娘当家的侯爷颜面尽失。皇帝也不给他好脸看,只说“一屋不扫何以治天下”。
侯爷心里也苦啊!这不是夫人过世,家中无人嘛,他是打死也不会承认全因自己耳根子软的原因。
毕竟当初可以让老夫人管家,或者让老夫人带着女儿管家,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可他偏听偏信,吃了枕边风的苦。
第199章祖孙俩准备婚礼
事发后他真想给罗姨娘送根白绫,可想着甘博梁却跳出来说要与生母共生死,真把他气得要晕死过去。
这个时候侯府可不能再出什么事让人看笑话了,只得将罗姨娘送到庄子上关着,把甘博梁也远远送去书院,眼不见为净。
等把人都送走了,接手家中庶务,这才发现府里的大亏空。去年支给族里一大笔钱,后面他都不敢大手大脚,想着等后面钱赚回来日子也就好过了。
可却没想到会赚钱管家的夫人去世了,罗姨娘还给他挖了这么一大个坑,实在没有办法才跪求老夫人当家。
还有朱嬷嬷不方便说的,就是甘侯爷如此匆忙地的定下婚事,就是为了迎娶一个正经的当家主母,不要再让人笑话。
“那祖母身体可还好?怎么来的书信也不与我说,家中再节省,也不能省了祖母的啊!我在族里都没花钱还存了不少私房,一会我让初六都拿过来。”
甘灵珠见朱嬷嬷身上跟妹妹们和其它奴仆一样都还是旧衣裳,心中本就有疑惑。再听朱嬷嬷这么一说,还真是担心起老夫人来。
朱嬷嬷笑眯了眼:“小姐真是有孝心,老太太又怎么会亏待了自己,您放一百个心吧。”
自去年九月罗姨娘以各种借口节省府中开支开始,到后来事发府中确实缺少现银,真正过苦日子的只有侯爷自己和大房的几个姨娘。
老太太有自己的私房银子,三房添丁三老爷开心坏了哪里肯让自已娘子吃苦。所以裁人、减伙食这些他们都没按着后面的规矩做,自己贴了钱把自己养得好好的。
倒是侯爷没了零花钱,被罗姨娘赶走几个通房,其余大房的几个姨娘身边减了人,连甘灵柔的丫鬟也减了一半。
至于大家都穿着旧衣裳,也是老太太和三房配合一下而已,都在一个府里。来往客人看到奴仆的衣服还“一府两制”,侯府免不了多受闲话。
走到老夫人的院子,事情也就说了个七七八八。甘灵珠红着眼眶给老夫人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才起身,把以前一直清心寡欲的老夫人感动得哭了。
“祖母,您可千万别再掉眼泪了,若是伤了身子,倒是做孙女的不是。”
“唉,祖母这是高兴的,高兴的!祖母身体可好了。”说罢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