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
朱元璋指点点名。
胡惟庸立刻拱手低头,往前一步站了出来。
随即声音洪亮,颇具左丞相气势,“臣在!”
“听说,你这几天命手下一般人写了什么和红薯有关的诗文?”
朱元璋面无表情,只是脸黑望着胡惟庸。
有锦衣卫在手,这帮子大臣,上至左右丞相,下至六部首脑,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在
锦衣卫的掌握之中。
胡惟庸心知肚明。
当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士子嘛,在家除了勤于政务,有事没事就是和手下的人诗文附和,谈天论地。
这些不会触犯天威。
他一身倜傥大气的姿态,“启禀皇上,确实如此!”
“主要是陛下隆恩,让臣见识到了红薯甘美,天下仅有,是臣吃过的东西里面最好吃的之一,所以一时感怀,诗文并作。”
“一为谢皇上隆恩,二为记录臣一生之幸!”
不得不说,胡惟庸能当上左丞相,除了李善长的赏识以外,他自身的业务能力也是一流。
对皇帝,永远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不容亵渎。
对自己,那也是和皇帝紧密相连,无形中就让皇帝看到自己的重要性。
说话做事,不仅能把事情做成个七七八八,同时能让皇帝高兴!!
听他如是说,下面一帮子大臣心中不免自愧不如,心中叹气。
而那右相汪广洋,和胡惟庸同居丞相之位,但稍逊一筹,只能当右相。
此时此刻,听到胡惟庸这马屁拍的啪啪响,不觉皱眉。
再这么搞下去,自己这右相迟早沦为吉祥物!
“呵呵,你倒是拍的一手好马屁啊!不过也说了个事实,这红薯的甘美,天下仅有。”
“所以啊,今日晚朝,朕一方面是说说南京产业的问题,二嘛各位在各自的职位上也辛苦了,朕就想请各位吃个饭。”
晚朝的时候,朱元璋皇帝架子没那么大。
这些
人里面,有些人他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跟着他了,比如汪广洋之类的。
当初也是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伙伴。
如今当了皇帝了,该讲究地位的地方自然讲究,不过没必要事事讲究,时时刻刻讲究。
稍微放松一下地位上的差别,反倒可以让这帮士子感受皇帝隆恩,心中不仅感激万分,还是无比荣耀。
这些,朱元璋可太清楚了!
“太子,下去看看,晚膳送到没有,可别让各位大人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