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实验室已经带了两年半的人,还负责管理研究生,她对材料相关几个专业的研究生的去向不要太了解。
“朱教授今年依旧是三个名额,齐教授不招人了,他有两个硕士还有一个博士延期,他忙不过来。”
“孟教授近三年的研究生都是去当老师了,不过她最近跟某个生产大型机床的厂子谈了个纵向项目,大项目至少能做三四年,她未来的研究生可能会多个工厂的选择。”
“其实我建议想做研究的选个偏基础一点的专业,然后继续读博士。想去高校当老师的,可以试试材料工程学,这个是材料学的兼容专业,什么都学,当老师最合适了。”
“然后就像咱们第一节课上教授说得那样,建筑方向搬砖,金属方向打铁,所以想打铁的学金属,爱好搬砖的学建筑方向准没错。”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道:“你毕业之后就留在朱教授的实验室了?”
顾棠点了点头,“没错,先在职读个硕士,然后再读个博士,而且我跟系主任聊过了,明年我正式入职,还可以去给本科生上材料概论,还可以带材料基础实验课。”
“为何你竟如此优秀!”
同学们说笑一会儿,听顾棠镇定没什么起伏的给他们分析一通,大家都安心了不少。
大学里开班会,多数时候都是没课的晚上,材料专业两个班上了三年,退学了三个,现在剩下58个人。
虽然这里头至少三分之一已经有了出国的打算,不过这个年纪对未来的选择都不是很坚定,不少人都留下来问顾棠前景就业还有薪水待遇等等问题。
这么一轮说下来,顾棠从教室出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
六月的晚上还是挺热的,顾棠往车棚打算取了自行车回家休息,才走了没两步就被人截住了。
“顾姐。”
拦住她的是看着二十出头的男学生,长得眉清目秀清清爽爽的,看着还有点眼熟。
这人道:“顾姐,我是建筑工程学的杜一童,咱们基础课有部分重复的。”
好像是有这么个人,顾棠问:“有事儿吗?”
杜一童道:“是这样的,我原来是打算明年出国,但是又想去材料系读个研究生,建筑材料相关的专业,我就是想问问顾姐有没有什么建议?”
顾棠推着车子,道:“咱们一边走一边说?你的兴趣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最想做的又是什么?”
“我对西方的教堂式的建筑最感兴趣,而且像比方世界之最或者有点违反建筑力学的建筑也很喜欢。其实这不能算是违反建筑力学,就是新材料的发现,让以前不能实现的可能变成了现实。”
“嗯。”顾棠道:“没错,是这样的。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新材料的发现。”
“新材料实在是太迷人了。”杜一童又往顾棠身边凑了凑,道:“像什么轻质碳纤维——我听说国外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可用于太空的建筑材料了。”
顾棠起了点怀疑,要说这人身上有什么太大的疑点也没有,一个建筑系的来找自己做就业咨询——考虑到她是全材料专业的名人,也能解释得过去。
真要说他身上的疑点,那只能是身为演技派的直觉了。
“在太空居住还是太遥远了一点,航空航天材料的研发才是现在的重中之重。”顾棠故意道:“耐高温材料,还有进一步降低火箭的重量,总之路要一步一步走。”
听见耐高温材料这几个字,杜一童呼吸似乎快了一点,他紧张?
“这个距离我有点远。”杜一童继续道:“其实我就是有点迷茫,现在好多了,谢谢顾姐。”
顾棠道:“正常,那我先走了?”
顾棠骑上自行车离开,杜一童拿出手机发了个消息,极其隐晦,一般人看见了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一切正常。”
那边很快就有了消息,“当初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办。”
好像就是在聊天。
接下来的几天,顾棠遇见他的概率有点高,基本都是在实验室,杜一童见了她就会打个招呼,然后解释两句,道:“我来咨询读研的事情,感觉我想做的是建筑设计,可能还得读个艺术类相关专业,建筑材料是我的第二选择。”
研究生暑假比较短,有些本科生,尤其是大三的会在暑假留在学校实习,顾棠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也得隔三差五的出现。
这么一来二去的,杜一童跟她的碰面次数越来越多。
这就更离谱了。
顾棠毫不犹豫打通了当初邱主任给她留的保密电话,直接把杜一童举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