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的心紧紧地揪了一下。
而朱元璋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更是心神俱颤,整个人都开始怀疑起了人生。
他从未想到,儿子的內心会是这样?
这是怎么回事?
明明是从小就开始严格的教导,他对这个儿子大都是最为满意的,朱標也是眾多儿子们当中,他最看重的那个啊!
再看这孩子日常的表现,仁孝、善良、从容,办事不仅十分得力,对於自己的意思也都有所领会。
这不是很好吗?
朱元璋一直以为朱標所缺的,只是经验、年岁资歷,以及那颗心不够铁石心肠。
但现在看他,他错了。
而且是大错特错了!
別说是这对父母亲了,就连李贞和胡翊、朱静端听到这个问题时,也是下意识的愣了愣。
尤其胡翊的感触是最深的。
在他看来,朱元璋一直对於这个儿子分外满意才对。
私底下夸,在朝堂上也夸,当著眾人的面都在夸讚啊。
怎么会这样?
此时,诧异的朱元璋並未立即回答朱標的问题,他忽然觉得应该多听听儿子的意思。
他开口先问道:
“標儿,你能把心里话都当著爹的面说出来吗?爹愿意听听你的心里话,爹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一定改。“
出乎意料的,朱元璋今日变得柔情了许多。
朱標想了想,开口说起了第一件事:
“从小到大,弟弟们可以玩耍的时候,我不可以玩,我要学习理政、读书,因为我是世子。“
朱標倒也是习惯了,就自嘲著说道:
“长此以往,儿子也就习惯了,知道自己与弟弟们不一样,自然是更加发奋。
但即便如此,依旧总是被爹训斥,我犹记得当年賑济灾民的事,第一次賑济灾民时,我开仓放粮,这是私自做主的,但爹回来了很高兴,一直夸奖我。
但到了第二次,淮河泛滥,百姓受灾患极其严重,当时咱们的粮储明明更加充足,爹又在前线与张士诚交战,儿子那时候开仓放粮賑灾,本以为是解了爹的一桩疑难。
结果——”
说到此处时,朱標有些委屈,泪已经在眼眶里面闪烁了:
“结果那次,爹回来听到此事,当即就是一马鞭抽过来,多亏常叔伸手挡住,替我挨了这一鞭子。
这件事乃是孩儿心中之痛,如论如何也过不去,为何同一件事,第一次做就对了,第二次明明灾情更紧要,做了却错,还要遭受您的训斥呢?”
听闻朱標这话后,朱元璋先是一愣。
而后,他心中百感交集,大骂一声自己真是个蠢货!
这件事確实发生过,朱標那一鞭子虽然没有挨上,但还是被自己训斥了一通,还罚他抄了一个月的书。
此时的朱元璋,不由在心里感慨了一声,当初就该把原由说清楚就好了!
没想到,当时没放在心上,没有说出原由沟通,最后竞然令这件事一直埋藏在儿子的心中。
即便是一旁默默听著话的胡翊,也很清楚这种双標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