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经商赚钱有良方,这大明没了我得完!
今日的第一个病患,是个中年女子,从百里外的地方而来的。
因她身子骨不好,受不了来回折腾,恰逢亲戚南京探亲回去,领了两颗祛癆丸。
也分不清她是肺癆热症还是寒症,就两种药各一颗,回去吃罢之后,症状有所减轻。
她喘的上来气了,意识到了药丸有效果,便来了。
胡翊开过药方后,熟练度增加了7点。
当诊到第二个病人时,熟练度已经完满!
【医术*癆病:1500(研有小成)】
便在升阶的几乎同时,那种悟道般的感觉再度袭来,就好像整个人脑海中的算力一下提升了数十倍一样!
先前那些早已经模糊忘却了的知识点,也都回忆起来。
许多看似无关的东西,看似是单一的点,竟然也在此时串联起来,为胡翊带来了新的思路。
中药材大约有一万两千多种,其中常用到的有六百多种,这个时代医书之中收录的用药也有一千多种。
这一千多种药物的功效、特性,如果不断排列组合的话,可以生成无数种变化。
与之相比,人脑所能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不过其中之万一。
许多新的用药搭配法子,便在此时串通起来了,以往根本想不到的一些药材搭配,甚至是无比复杂的药性,在此刻都被胡翊计算明白。
如何增减,如何相辅相成,胡翊逐渐理清楚头绪。
这一刻的他,好像接触到了更高端的规则,了解到了更多用药搭配上的规律,又往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便在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原来引以为傲的那些药方搭配,原来还可以继续精简,甚至还可以尝试搭配毒物来达到一定治癒效果。
比如祛癆丸,可以只用十二种药物就製作出升级方剂,其中搭配少量粉,升级后的方剂便可以不必再区分热症、寒症,可以通通服用,且效果都能达到专诊的六成多。
再比如今日为常婉开具的那十味药的药方,若是现在叫他来开方,九味药足矣。
胡翊逐渐沉浸在其中,照著目前高速运转的大脑,开始不停的给病患们诊治,直接就在实践中开方。
只是,这一次熟练度却增加的没那么快了。
要么是1点,要么是2点。
但这一次,他知道自己用药是对的,思路也不可能再出问题,那这就不是自己的医术出了差错,而是单纯的越往后肝难度增加了。
若是仔细看,就能发现问题所在。
在熟练度还是初入门道时候,只能找到一点解症的思路,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到了略窥门径时,则能对症缓解,起到较大的疗效,但主要还是治標,而非治本。
如今既然到了研有小成的进度,这定然是更加深入的医治,大概要治本了,这就需要积累更高深的经验。
攻坚越难的时候,胡翊相信后面越是会出现更好的结果。
便也在他升阶后,开始针对祛癆丸的优化,做出了改良。
胡翊配置的第一种祛癆丸,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用十二种药材搭配,试用新思路配置的药方。
这种祛癆丸可以兼顾寒症和热症,理论上起到他亲自专诊患者大概六成多的效力。
这样的一副药下来,每日三粒,以十二粒为一个疗程。
每一粒的造价大概12文,作为惠民药丸,售价就改为20文,他准备取名为“惠民祛癆丸”。
这版惠民的药方,主要是方便,造价低廉,实惠於民,为了让人都能看得起病而配置的。
其中用药材料是真材实料,但相对来说只是用了品相较好的药材。
在此之上,胡翊考虑再开一道方剂。
这是上等方剂,用上等药材,每一粒药的造价达到了20文钱左右,药效七成左右。
在思考出这道方剂后,他暂时为之取名为“特效祛癆丸”,这就不是惠民方剂了。
“特效祛癆丸”就要兼顾著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