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景明摇摇头,将杯中酒浅酌一口,笑道:“在想今年的宫宴,比往年热闹多了。”
霍骁顺着他的目光扫过殿内,文武百官谈笑风生,昭和与项灵宜坐在女眷席上,正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连一向沉稳的姚守义,脸上都难得带了几分笑意。
他收回目光,指尖轻轻捏了捏东方景明的掌心:“这只是开始,往后的每一年,都会比现在更安稳。”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内侍的通报声,打破了殿内的喧闹:“启禀陛下,钦天监监正求见,称有要事启奏!”
自巫睢入狱,应天台便更名钦天监,彻底和过去划清了界限。
霍骁眉头微挑,抬手示意:“宣。”
钦天监监正捧着一个锦盒快步走入殿内,跪地行礼后,声音恭敬
“陛下,臣夜观天象,见紫微星光芒大盛,旁有辅星相护,此乃国运昌隆之兆。臣观星盘推演,得一吉时,特来禀报。”
他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幅星象图,指尖落在图上一处。
“此吉时在正月十五上元节,宜‘立储’‘定基’,若此时定下储君,可保大乾百年基业稳固,再无动荡之忧。”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百官的目光纷纷落在霍骁身上。
霍骁之前就说过,要在昭和公主及笄之时立其为储。
一月前昭和公主及笄,却因边疆战事暂时搁置,如今钦天监又在这大喜之日提及此事,正是顺理成章的时机。
霍骁抬手让钦天监退下,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女眷席上的昭和身上。
小姑娘似乎察觉到视线,抬头望来,眼神清澈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自经历过江南水患之危,以及假死之局过后,她身上的稚气退的更多了,整个人锋芒毕露。
“诸位爱卿,”
霍骁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清晰而坚定。
“朕自登基以来,承蒙诸位辅佐,平定内乱,稳固边疆,如今大乾渐入佳境,立储之事,确实该提上日程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昭和乃朕的皇妹、先帝之女,自小聪慧。此前江南水患,昭和沉稳应对,安大乾朝堂。假死之局,更是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宗室子弟中,若论‘贤达’与‘担当’,恐无人能及昭和分毫。”
“故朕决定,”霍骁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于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昭告天下,立昭和为大乾储君,赐储君印,即日起入文华殿学习朝政,由中书三令共同辅佐!”
话音落下,殿内先是一阵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附和声。
郎温书率先起身,躬身行礼:“陛下圣明!昭和公主聪慧果敢、有勇有谋,实乃储君最佳人选,臣附议!”
屈元青、姚守义等人紧随其后,纷纷颔首:“臣附议!”
昭和站起身,提着裙摆走到殿中,屈膝行皇室大礼,声音清脆却沉稳。
“谢皇兄恩典!臣妹定不负皇兄嘱托,不负百官信任,潜心学习朝政,日后与皇兄同心,共护大乾山河,佑百姓安宁!”
霍骁看着她,眼中露出兄长特有的欣慰笑意,抬手示意她起身。
“朕心甚慰,平身吧。”
东方景明望向昭和,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上辈子,昭和因宫廷内乱自决于天启宫,连一句遗言都没能留下。
如今,她不仅活了下来,还以储君的身份巍然立于朝堂之上,将与一众男子共议天下大事。
或许这便是重活一次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圆满,也弥补那些再也无法挽回的遗憾。
他在看昭和的时候,昭和竟也看向了他,还冲他眨了一下眼睛,而后回头冲着霍骁道:“皇兄,有一事臣妹不知当不当提。”
霍骁挑眉:“什么事?”
昭和俏皮的指向东方景明:“六艺考核是不是该重开了啊?不然侍中大人怕是要因为六艺考核未过,离开朝堂了啊。”
昭和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了半秒,随即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连一直板着脸的姚守义,嘴角都忍不住勾了勾,目光带着几分调侃落在东方景明身上。
霍骁也低笑出声,声音里满是纵容:“朕当是什么事,原来是为东方爱卿的考核操心。”他抬眼看向昭和,眼底带着属于兄长的戏谑,“储君倒是心细,那不如便有你来操持此事如何?”
“那自然是好。”昭和拍了拍胸脯:“皇兄放心,上元佳节之前,臣妹一定将考核的结果呈到御案之上。届时臣妹行储君加封之礼,东方侍中则行中书加封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