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像是不知疲倦,叫嚣着,操纵着某种物质的分泌,让这小小的洗手间成了高温的火炉。
打湿她黑发的,最后也分不清是谁的呼吸与水渍。
裴挽意有一瞬间感觉自己好像就要死在这里了。
可她依然,不想停下。
这片土地上的白天黑夜都是难分高下的枯燥无味。
白昼每分每秒的按部就班,入了夜,也不过是一群寂寞者的蓄意狂欢。
熟悉的生长环境和曾经能做的一切消遣,都被留在了相隔十几小时时差的地方,短短半年,裴挽意已经快要想不起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感觉。
于是愈发百无聊赖地,旁观着自己的生命一秒一秒流逝,朝向毫无意义的前方。
裴挽意从不否认,和埃尔熟悉起来,甚至和阿秋这群人频繁交际,就是一种退而求其次。
她在交友上并不强求所谓的互相理解。
说到底,志同道合也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资源互换,你有时间,我有资本,反之亦然。
所以裴挽意当然知道,埃尔身上有多少无伤大雅的劣根性。
只是在不影响她自身的情况下,她都没放在眼里罢了。
姜颜林远不是第一个被他心心念念挂在嘴边的人。
上次的韩国人,上上次的加拿大华裔,还有那几个港城圈的玩咖,每一个都和他有说不清楚的关系。
甚至在某一次陪他去酒吧消遣时,酒精一上头,他便发出了邀请。
裴挽意不动声色地让他醒了醒酒,再之后,他明确了界限和距离。
起码在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但姜颜林是有些不一样的。
打从第一个照面起,裴挽意就明白了埃尔这次过于上头的原因。
她和那些圈子里的常见类型是完全不同的。
起初裴挽意也看走了眼,将她身上那散发的诱惑力视为换取资源的功利特性。
但很快,裴挽意就承认,这个判断与事实有出入。
姜颜林是一个目的性并不强的人。
她做事情好像更随心所欲,要不要成为社交中心全凭她的喜好和心情。
她对埃尔的态度,别说旁观者,就连埃尔自己其实也明白,那称不上任何的有企图。
正是因为她对埃尔没有半点需求,所以埃尔才那么上头,那么不愿意轻易死心。
——他过去遇到的,太多都是互相利用。
但慢慢地,裴挽意也逐渐发现,“不暴露需求”是姜颜林最严密的保护色。
大概她自己也清楚,她这样的人行走在社会上会遇到多少麻烦与诱惑,所以才穿着层层盔甲,阻挡了一切窥探的目光。
不有求于人,就不会轻易被人抓住软肋。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
而姜颜林甚至能用这套逻辑来反制敌人。
——她不从埃尔那里索要任何,反而适当地给予。
通常情况下,朋友之间有来有往的帮衬是再合理不过的。
但埃尔是她的追求者,在还没能得到为她付出的机会时,就已经在她这里欠下了不小的人情,那微妙的平衡与对等就这样颠覆了。
看似平等有来往的朋友关系,其实是一条被彻底堵死的路。
裴挽意不需要多一秒的时间去判断,就很清楚地知道,埃尔抓不住她。
他们两人之间,注定是没有可能的。
但这不是埃尔的问题——虽然他的确在感情关系上屡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