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长身体呢,多吃点,我们女孩儿就是要多吃肉。”莫玲珑笑着说。
“还长身体啊?我都多大了!”
林巧有些害臊,她去年刚来了癸水,按别人的说法,姑娘家来了癸水就是女人了。
霍娇抢答:“师父说,有的人十八了还在长呢。师父还说,人得吃肉才能长肉。你这样能干什么活?要是跟人抢,指定抢不过别人。”
“我干嘛要跟别人抢东西?”林巧不解。
霍娇一愣。
她不自觉把自己心里话说了出来。
在上京流浪的时候,她是城西乞儿堆里最狠的一个。
她很早就知道要是自己不争不抢,就要饿肚子。
莫玲珑给两人各捞了一筷子肉:“人这一辈子都要靠抢啊,抢时间别浪费在不值当的地方,抢机会不要错过最佳的时机,不抢就让给别人了嘛。所以我们接下去要做的,就是抢在别人会做之前,先赚一笔。”
锅子源源不断冒着热腾腾的蒸汽,透过蒸汽,林巧看着莫玲珑,觉得姑娘哪里变得很不一样,却又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欢喜。
她问:“姑娘,那你想开店做的,就是锅子吗?”
“姑且可以这么说吧,但不光是锅子。”
火锅在金安只能做季节性的招牌,而且很容易被模仿。
再说,她擅长做的还有很多别的呢。
她会把她上辈子走过许多路才得出的经验,用在这家铺子上。
她要在金安,重开玲珑记,并超越玲珑记!
“快吃吧,等吃完了,我们开个员工大会!”
第35章
跟上辈子相比,她的初创团队庞大了许多,足足有三个人呢!
三人吃完,霍娇洗碗,林巧收拾,莫玲珑则去厢房拿了纸笔过来。
她的软笔写得依然不像样,但不重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用米饭团子把白纸粘在门框背后,她先写下了定位、计划和预算三个词。
林巧泡来一壶茶,她喝了润过嗓后,问:“你们觉得,要是咱们卖这种锅子,有人捧场吗?”
“有!咱们金安西城就有专门做暖锅的食店,听说生意也不错。”林巧说,“虽然没姑娘这种辣锅,但听说各种菜新鲜,还有傀儡戏看,挺热闹的。”
霍娇听完,想了半天,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好吃就有人来花银子!”
莫玲珑笑笑:“你们说的都对。刚才你们同我一起去过胖婶家了,从胖婶一家的反应来看,这麻辣锅应该是有人喜欢的。”
她特地按火锅该有的样子配齐了,再送去胖婶家,除了有她自己的完美主义作祟,和乡邻的情分在,也想通过胖婶来测试顾客的反应。
胖婶一家是非常完美的测试样本。
家有四口人,张掌柜是外来落户的,胖婶则是本地土著,两个儿子一个爱吃,一个挑食。
如果都能接受,那说明大有可为——这一切,等明早他们来还碗碟的时候,就知道详细情况了。
“但这锅子是季节性的,所以也就还有其他可以卖全年的菜品作为主线。卤味作为试水,会优先开始卖。”
卤味,卤味也香啊!
林巧和霍娇眼里露出激动的神采。
“接下来说计划。”莫玲珑画了一道横线作时间轴。
“既要开饭馆,那店铺就要重新装修一下。楼上雅座,楼下堂食,灶房需要翻修得再宽敞点,保证至少两口灶能同时出菜,后院一间厢房划出一半改成仓库,用来存放各种食材和餐具……”
林巧听着,渐渐目瞪口呆:“姑娘,你是咋学来的,怎么懂这么多啊!”
她在杂货铺子日常打交道的,不是各家主母,就是大户人家的管家和采买。
都是有点儿年纪阅历的人,可全都不如她家姑娘此时展现出的游刃有余,周全详实。
“师父当然也是慢慢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