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时简三岁的时候,成了没妈的野草。
而程韵清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拂了她五年多的时间,所求不过是帮忙递出一封信。
这跟不求回报,也没什么区别了。
温时简也如她所愿,将那封用痛苦和血泪书写而成,满载希望的信送了出去。
那时候温时简八岁,上小学三年级。
感谢那些心怀善意,往山区捐赠各类物资的人。
他们送来的那些吃的穿的,是温时简能够在合适年龄上学的最大助力。
因为很多东西是送到学校的,最终再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
温时简就仿佛一个代领工具,将那些吃的穿的,从学校转移到家里。
衣服归弟弟穿,吃的给父子俩平分。
温时简只能捡他们吃剩的,穿烂的。
后来弟弟没了,吃的就全进了人渣爹的嘴里。
好在衣服他穿不了,温时简终于有了像样点的衣服,不用补丁叠补丁。
此外,程韵清的信能送出去,也要感谢那些好心人。
小小的温时简学会了简单的察言观色。
她花了很长时间,经过多次观察,最终选出了一个靠谱的阿姨,将那封信塞给了对方。
“求求您,帮帮我!”
小时候的温时简长得也不可爱,又黑又瘦,头发枯黄,唯有一双眼睛引人注目,特别是盯着人看的时候,那种期盼与渴望的情绪,即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忍不住心软两分。
当时是早上,阿姨虽然没有当场答应,但是收下那封信。
下午的时候,阿姨找到了温时简,问她知道那封信是什么意思吗。
温时简用力点头,然后将程韵清告诉她的,以及她自己观察到的一些情况,都跟阿姨说了。
阿姨带着那封信离开了。
之后过了半个多月,程韵清的家人找了过来。
但他们对这种小山村不够了解,当陌生的面孔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踏入村子的范围,村里人便产生了警觉。
村里人根本不关心他们是为谁而来,锄头,镰刀,钉耙……各种农具变成了武器拿在手里,直接堵住了路,根本不让再往里走。
甚至没过多久,程韵清家人就被赶出了村子。
温时简躲在旁边,看完了整个过程。
程韵清家人就在外面,不愿意离开。
村里人也一直盯着。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从中午到下午。
温时简绕路,悄悄摸出村子,摸到了程韵清家人后面,小声叫住他们。
让他们晚上再来,她会把程韵清带出来。
那一刻,温时简觉得自己就是程韵清说给她听的那些故事里的英雄,她将会从天而降,救程韵清于苦难之中。
但很快,她就被现实无情的打脸。
程韵清被关了起来,手脚还被铁链锁了起来。
关她的房间没有窗户,仅有几个勉强透光的小洞,开在靠近屋檐的位置。
温时简连程韵清的面都见不到。
只能在屋子外面急得团团转,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