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身高一米八九,体重九十二公斤,双手满是老茧全身肌肉发达的壮汉,横看竖看都不像是一个作家。更像是一个拳击手或渔民。
而就是这样的他,他才会被美国评为二十世纪美国男性的代表。美国的女人都想嫁给他,美国的男人都想成为他。
因为所有的男人都想成为像他一样的男人。所以他现在就算是长期定居在中国和日本,美国的媒体也没有全部一面倒的骂他。
他也经历了各种英雄主义一般的故事。所以他的文字里,虽然是英雄主义,但是英雄最终敌不过命运无情的嘲弄。
因为他真的经历过那一切,他也真的是一个孤独的硬汉英雄,所以他才明白个体的强大于时代洪流前的无力。这才有了个体困顿、个体尊严的探讨。
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是基于他个人的人身经验而成的。是饱满的,是没有脱离实际的英雄主义。因为他书里写的任何英雄主义的人所能做的事情,他自己也能做到。
而脱离自身经验和阅历的创作,就如同一个未来的穿越者穿越到了封建时代参加诗会,然后开始抄毛主席的诗词来扬名。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场的人就要笑出声来。你一个未曾经历过的人,写出这样的东西就是贻笑大方。
“一个人的创作,总是离不开他的个人经历的。”海明威吧嗒了两口烟斗,发现刚刚聊的太久了,烟斗没抽已经灭了。
渡边连忙取来火,帮海明威点上。
“谢谢。”海明威点头致谢,烟雾继续弥漫:“我的创作也不例外。我习惯性的以自身经验为模板创作故事。而《良医》我是以张金福先生为模板创作的。但我又套进了我的个人经历。导致故事的突兀。”
“同时,我也陷入了创作的路径依赖。是张金福先生将我给点醒。个人英雄主义的困顿,也许可以被集体英雄主义化解。”
“所以《良医》里面的主角不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他对旧世界的恨,让他有了朋友。一起憎恨旧世界的朋友。只不过有的人和他一样,开出了对新世界充满爱的花朵,有的人却就此沉沦。”
“也有对新世界充满爱的朋友。和他一起努力创造新的生活,新的世界。”海明威抽着烟斗,手上钢笔签名没停过,已经签了不少了。
“这是一种新的体验。当我将张金福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都带进去之后,我发现了个体的困顿不在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为有一群愿意燃烧自己的同伴和你一起照亮黑夜。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燃烧自己,但总有人愿意燃烧自己。我突然觉得,对整个世界倒也不必那么悲观。对于命运,也未必只有命运的必然悲剧。也许总有人会带着希望而来。改变命运。”
渡边擦了擦自己的眼镜:“所以,这才是您这三部曲都保持了开放式结尾的原因?”
“是的。”海明威认真的点头:“因为我发现了,英雄主义的主角最终的命运是走向消亡。而集体英雄主义的主角最终的走向是未知。一种对未来的未知,一种不确定。但它们总是充满希望!”
渡边抚掌笑道:“希望习惯了您原来文章的读者朋友们能喜欢您的新小说。”
“他们会喜欢的。”海明威笃定着。
第三十八章期待着
海明威的小说文集的发布一起发,在一段时间内居然把美军要从日本搬迁的新闻热度给压下来了。
毕竟这是老海十来年都没发新书了。这一发书就直接成顶流了。
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了。
渡边这边的出版社,负责出版日文和英文版。
中国那边有出版社负责中文版和苏联版等版本。
这一套书刚刚推上货架的时候,就很快被人给一扫而空。
也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这三本小说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
从《良医》开始,他不在受限于自己的个人困顿和个人英雄主义与无法抵抗的命运,这样的主体了。
海明威开始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解构命运,来逆转看似不可能战胜的必然悲剧。
《良医》中有一个情节很重要。那就是作为主角的乡村医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他和他的村庄被困于大山之中。
缺少一条能够通往外界的道路。没有路就没有医药,也不会现代文明的光照耀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