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宣传是符合一些人心理的。就如同现在,有的人想要有新中国百姓那种生活姿态。他们也会去购买新中国的商品。
而即便是不想这些,仅仅是因为中国商品出色的性能。他们很多人都想要去买了。
比如说威廉好了,远在东德的他已经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了。
他和伊娃熬过了带孩子最难的几年,能去念书了,他和伊娃算是解脱了一大半。而威廉也终于有空闲和钱去倒腾他除了游戏之外的第二大爱好——摩托车。
之前有了孩子,为了方便,威廉选择了买了一辆二手汽车开开。而且收入也需要各种考量。
现在好了,经过几年的蛰伏,他现在终于决定换一辆新摩托车了。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的那条最老的闪电250都已经开了十多年了。虽然说还没散架吧,但是也已经距离散架不远了。
这老家老伙对威廉和伊娃有纪念意义。所以威廉和伊娃商量过后,决定趁着车还没坏,就干脆做一个大修,全面修复一下。然后封车收藏起来。等到他们七老八十的时候还有一个念想。
威廉和他的摩友们准备前往东德的几家摩托车专卖店,好好的挑选一下新的摩托车。
对于威廉来说,他的选择当然还是闪电。虽然这十多年来很多其他品牌也崛起了,中国也有不同品牌。但是对于闪电,他有独特的情怀。
他坐着摩友的车后座就往摩托车专卖店汇聚的那条街上去。
他那才到街路口呢,就看见了一抹漂亮的祖母绿色。那是闪电摩托车在欧洲最大的一家销售店的主色调。这里不仅仅销售,还做后期保养、维修等等一站式服务。
而今天是休息日,来这里买摩托的人可不少。
因为这些年闪电摩托车的车型可是越来越多。
除了最早的巡航车之外,还有自动踏板车、弯梁车、赛车、三轮车等等。它们都在做。
现在已经是东欧地区最大的摩托车供应商了。苏联的乌拉尔摩托车都相形见绌。
除了东欧之外,其实也有西欧人来买。威廉刚到店呢,就听见一个英国人在店里说道:“这些型号,每样十辆”
第十五章倒狗与没救了
“这些这些和这些,每个型号来十辆。”
来自英国的那位,看起来就像是个生意人,或者说是像是一个中介一样的人物。
这样的人在东柏林现在是越来愈多了。无他,因为中国现在生产的各种商品还真的是越来越多了。所以送来东德这边赚取外汇的产品也就越来越多了。
对于苏联之类的国家来说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现在苏联的五年规划中,重工业和军事设备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了
涉及到民生轻工业的越来越依靠中国的进口了。便宜的打火机、火柴,漂亮便宜的镜子,每个人都需要的手套等等。
元时空之中,东欧国家对苏联的一个最大的不满就是苏联一站式的计划经济,导致了东欧国家连基本的洗发水都无法生产。然后东欧民众再怎么想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也是希望下了班洗个澡能用洗发水和香皂把一身臭汗洗干净。然后能坐在舒服的椅子上,饱饱的吃一顿美餐。
这就是大家想要的生活。当然要是有一台电视机,有很多有趣的电视节目那就更加完美了。
人民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不能一直拿着当年推翻沙俄帝国后的生活标准来要求几十年后的老百姓。
就像是之前北京发生过的大讨论一样,那些年轻人就提到过了动态变化的生活需求。生产力的发展要和老百姓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苏联很显然,他没有在这方面平衡好。具体原因可以往后细说。但是单说现在,如果不是因为有中国的各种产品来顶上东欧各国的货架。
怕是元时空之中各种东欧事件也是要发生的。甚至可能会更加猛烈。
来自中国的各种民生产品,基本上顶上了东欧人民一半以上的需求了。
而与此同时,又因为中国商品价格合理品质出色,高中抵挡次的商品都有。所以不仅仅是东欧的老百姓喜欢。
很多西欧的老百姓也喜欢。这也催生了国际中间商的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