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无人的角落,把上次开礼包时开出的冬瓜拿出来,打算回去炖个冬瓜排骨汤,庆祝一下自己正式找到工作。
不过那冬瓜刚拿出来,姜榕就傻眼了,那么老大一个,估摸着得有三十多斤。
想吃它还不想暴露系统的秘密,最好在城里时就提前避开所有人,把冬瓜拿出来一路背着回去。
姜榕虽然力气不小,却没有合适的东西把它装起来,那么大个瓜抱着一路走,累不累先不说,抱着走就很别扭,只好重新把它收回去了。
也许今天真是转运了,她放弃冬瓜炖排骨的想法,在城门口排队出城时,竟然又遇到自己第一次来白城时,那个挑着一担粮食排在自己面前的老农。
那老农这次排在她后边,隔着几个人。
但老农说话声音洪亮,姜榕不想偷听别人说话,也免不了听到他了在跟人抱怨:“今年的藕长得好,价格反而比去年贱,我还以为我家藕是最早出塘的,谁知道刚进七月份,就那么多人来卖藕,我今天来晚了点都没能卖完,可惜了,我家这么新鲜的藕。”
跟他闲聊的人说:“怕什么,带回去还能埋进湿泥里,没那么容易坏。”
老农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无奈点头:“也是。”
姜榕一听,这不是巧了,莲藕跟排骨也非常相配!
她当即离队往后走,去看那老农的藕,然后顺利买到一根几乎有她一整只手那么长、被人洗得干干净净的藕,只花了大约两斤糙米的钱!
这就比几十斤的大冬瓜好拿多了。
老农看她没东西装,还特地给她拿了两根稻草把藕捆起来,让她可以拎着走。
姜榕看着手上白白净净的藕,可算知道这老农为什么会来晚了,这人也太实诚了些。
不过站在客人的角度来看,同样的价格,买他的东西确实更省心,以后他回头客肯定不少,卖不完只会是暂时的。
这次出城比较早,没遇到董二旺兄弟俩,走着走着离得近的村子里的人到家,路上只剩下她一个。
姜榕脚下一拐,离开大路,拐到以前自己藏打火石和火绒的地方,把东西取出来带回去,到时候带到省城去还能用挺长一段时间。
听说城里喝口水都得花钱买,她可得精打细算些,能省就省。
不过不该省的时候,姜榕也不会吝啬,尤其是不会吝啬自己这张嘴。
喝汤,就该配点干的!
所以一回到家,她立刻从米袋子里舀出来大概两斤糙米泡着,打算晚上焖一锅不掺杂一粒苞米的大米干饭。
然后才开始做绣活。
被董成才指使着来盯梢的小孩,这天傍晚闻着院子里飘出来的肉香味可馋坏了。
为了让家里所有人都能多吃到几块,今天买的排骨她特地砍得比较小块。
如果那小孩不是帮董成才盯梢,姜榕倒是不介意给他吃个一两小块,可惜她很反感这种行为,肯定不会给了。
梅萍一家傍晚回家,还没走到家门口就被弥漫出来的香味勾得直咽口水。
“这么香,也不知道是哪家今天炖肉了。”
姜榕恰好在小溪边拔了点野葱回来,听到这话,余光看到正从另一个方向往这边走的董成才,特地提高了嗓门朗声道:“当然是我们家!”
梅萍几人惊呼:“我们家?!”
“对,我今天去交绣活,拿到工钱了,还跟店家签了长期的雇工合同,要不了多久,店家就要带我去省城干活,我就想着买点荤腥回来,咱们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姜榕这么快就要离开,梅萍十分不舍,也担心女儿没法继续跟着姜榕学手艺,不过心里更多的是为姜榕感到高兴。
毕竟她只是去城里工作,又不是跟自家绝交了,以后总能有见面的机会,也可以互相通信。
梅萍也见到董成才往这边来了,故意说道:“你去那边,正好也可以打听打听有没有你丈夫的消息,大城市没准还能花钱找人帮忙,比咱们这小地方方便多了!”
姜榕立刻附和她的话:“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听到她们对话的董成才脸色铁青,拿到董二旺给他带的肉之后,连一声道谢也没有,甩手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