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童舒带着童嵩明在八楼找到了那艘抛出来的木船,搬运的官兵们非常周到地把船推到了楼里,还清理过上头的冰柱,几个保温杯也整齐地放在船舱里。
童嵩明拿着卷尺贴着船底测量数据,童舒看帮不上什么忙,就跑去3幢看那两台机器了。
张明和老庄头的动作很快,两台机器已经装好了,两个人正拿着小刷子给部件刷机油。
“小童,你过来啦?”张明和童舒打了个招呼,“机器都装好了,庄叔说还得通电调试一下。”
“辛苦你们了,等朱主任把发电机申请下来,我再叫我爸过来调。”童舒拿出现金递给两人:“给,这是工资。”
老庄头道过谢,仔细把钱叠好了放进口袋里,张明眉开眼笑地:“这两天攒了不少钱,你家还包三餐,社区发的物资我都省下来了,蕊蕊最近和我说话都温柔不少。你家小卖部现在开着吗?我去买点东西再讨好讨好她。”
这几天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走出家门适应环境了,兜里揣着钱的第一时间就上童舒家的小卖部买物资,就怕环境再变化下去他们家也不收现金了,所以小卖部又重新恢复正常营业,家里人轮流在那管着。
“我二姨妈在呢,现在反正也没活,一起去挑点东西回家。”童舒说罢,领着二人出了门,仔细把门锁上之后带人往办事处走去。
小卖部里,舒亚坐在铁门前,一边收钱一边从小窗口给人递东西,一只小火炉放在她脚边,里头的炭火明明灭灭。
“来,炭给你,在家烧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通风。”舒亚收了钱,往来人的桶里铲了半桶木炭。
“好嘞,谢谢了。”裹得密不透风的男人又要了几罐水果罐头,盖上桶盖下楼了。
童舒和张明他们是直接从连廊进的小卖部,这算是小卖部的后门了,营业时间内童家人都是从那里走。
“你们看看需要点什么,挑好直接找我结账就行。”
张明点点头,迫不及待地走到方便面货架那边,他馋这个很久了,这次一定要多拿几袋。
“诶!小老板!怎么他们能进屋挑啊?”铁门外排着队的人看到张明和老庄头在货架前挑选货物,伸长脖子扬声问道。
童舒笑眯眯地解释道:“这是我们家聘的工人,他们带着工资来消费来了,走的员工通道。”
“啥?你家这时候还招工?做什么的?”众人听到后好奇不已,纷纷凑上前来打听。
“做些手工活。”童舒含糊回应道。
“那你们还招人吗?”有人心思活络起来,童舒家里有个小卖部,如果能到他们家干活,起码吃用上能提高不止一个档次。
“招人的事我已经全权拜托给朱主任了,你们想来的可以去找他报名。”童舒说道:“目前男工是够了,之后应该要几个手脚灵巧的女工,你们家里有合适的亲眷可以去问问。”
张明竖着耳朵听童舒这边说话,这话里的意思八成是要把他和老庄头留下了,张明更开心了,喜滋滋地又从货架上拿了一些平时舍不得换的小零食。
老庄头在一旁摇摇头,这零嘴他可不敢拿,年轻人就是容易冲动消费,现在这个世道还得买些实用的东西才好,老庄头从底层货架拖出一袋面粉和一袋高粱米,又铲了一背篓的木炭,还从小盒子里抽了个打火机。
张明凑过来看看老庄头挑的物资:“还是庄叔考虑得周到,我也弄点木炭什么的回去。”
铁门外头的人群已经叽叽喳喳讨论开了,家里有合适的女眷的急吼吼地买好物资赶紧往家赶,小区这么多人呢,可不能被别人抢了先。自觉没什么希望的则扒在铁门外,凑在一起打听童家给出的待遇。
童舒并不搭理,在里面给张明和老庄头算账,舒亚本来对这事儿也不了解,她只在饭桌上听童舒和童嵩明提过一嘴,所以不管谁问她都回“不清楚”、“不知道”。
童舒带着选好物资的两个人离开了小卖部,张明家就在边上,告别了童舒和老庄头后喜气洋洋地迈着步子进了屋。老庄头也在楼道口和童舒告别,背着背篓缓慢但稳健地下楼了。
客厅里,童奶奶正在把大笋刨成丝,桌上的不锈钢盆已经装满了好几个。
“奶奶,我回来啦!”童舒脱掉脚上厚重的靴子,换上暖融融的棉拖,哒哒哒跑到童奶奶身边,“我的手剥笋呢?”
童奶奶下巴一抬,刨丝的动作不停:“你爷在泡。”
童舒又走去厨房,果然看到几个装满带皮小笋的玻璃泡菜缸,童爷爷正在调制泡笋的调料。
童舒看插不上手,转身就进了小岛,秦加强和秦潇潇一个在收割小麦,一个站在磨面机边上磨小麦粉,忙得热火朝天。舒华、舒丽和王建业在裁缝铺做新一批的棉袄,看到童舒过来,王建业拿着一把擀面杖,语带沧桑地问:“舒舒啊,机器什么时候能用上?我这擀了半天籽就做了三件袄子。。。”
童舒连忙安慰他:“快了快了!通上电就能用了。大姨父你再坚持几天!”说完不等王建业再问,一溜烟跑掉了。
童嵩明正在矿洞边上干活,早上他拿了数据以后就回了小岛,收集完原材料之后就开始着手做改装木船需要的配件了。
“爸,你打算怎么弄啊,底下装几个轮子吗?”
童嵩明摇摇头,手上凝出一根长长的钢条:“知道雪橇吗?”
童舒看着这根钢条,恍然道:“哦!雪橇!圣诞老人坐的那个,北方好像有类似的东西,咱们没有麋鹿,是不是要找狗拉?”
童嵩明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女儿,说道:“不用狗。”他从旁边拿了一根雪杖扔给童舒:“到时候多几个人在船上,用这个就能划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