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水浒]掀翻大宋 > 140150(第4页)

140150(第4页)

吕城镇关胜驻军处,郝思文带领两千人马回归,到了关将军帐中,郝思文拜见道:“末将此次领兵,已剿灭江阴白莲教,擒获此地白莲教首领与大法师,献给将军!”

关胜赞道:“好!你便带领二贼回城,献给主公,顺便问主公有何指令。”

郝思文领命,此去一战颇为鼓舞士气,他又问道:“无锡之匪何日清剿?”

关胜说道:“无锡离此尚远,不必心急,等大军拿下常州城,顺着运河可以直通无锡,之后就是苏州城。此地是要地,且等主公指示,不可轻动。不过南边宜兴倒可先清除叛军,为张清将军南下湖州清开道路。”

郝思文拱手称是。

关胜又拿了新到手的舆图,“常州府下四城,常州、江阴、无锡、宜兴。打下宜兴,便能将常州整个南部掌握在手中,方腊军想要北上支援常州府城,陆军势必要过宜兴城,到时候便可于此拦截,叫他们轻易来不了常州!”

*

常州府城内。自从关胜将军在城外围而不攻,城内各个家族心中就有了别的心思。

常州府名门吕家府邸之内,三世同堂商议大事,长孙吕律人说道:“宋军如今已围城,叫官府开城门投降,可齐哲当时就是开城门投降的白莲教,他如今已经做了白莲教的常州尹,哪还有面皮再降王师?我吕家在江南也是有头脸的,不如领二百家兵出城开门,迎王师大驾,也好在潘节度使面前露一露脸,没准就能搭上那位陈太师的线。”

吕家老爷并没应声,吕家二叔说道:“齐哲当日投降是府中大户一齐去找的他,倒也怪不到他头上。咱们吕家在常州府虽排得上名号,但家中只二百人,若有事发,如何抵得过白莲军五千人?一个不慎有灭门之灾!俗话说,‘人拾风落枣,刀砍地头蛇’,现在不是咱们出风头的时候,依我所见,不如闭门不出,谨慎行事,扛过这一阵,保住一家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吕家老爷沉思半晌,最终看向吕二,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常州守将金节也回到岳父家中。

秦家在常州也是大族,泰山大人说道:“我秦家世代习武,家中也有三百个教头力士,如今宋军三面围住城池,说是围攻一个月,他若两三个月不走,我们在城中又有什么办法?等到城中粮绝,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妻子秦玉兰也劝道:“当日官人劝齐府尹归降,写的书信中也有官人名姓,开弓没有回头箭,官人素有忠孝之心,关将军也明了你归降之意,不如擒了齐府尹,献与关将军,也算是有了赎罪之由。”

金节犹豫不决,看着妻子秦玉兰,秦玉兰又说道:“等到了关将军营中,我家中再出金钱粮米,由官人赠与关将军,说和一番,若关将军大度,官人便再讨令,领兵回来攻打白莲教,只要能擒拿沈岳,不就又有了进身之计?”

岳父大人也说道:“贤婿进身之用,老夫定然舍家相助。”

金节也明白,若是继续无所作为,这样下去等到常州府城破,自己必然是板上钉钉的叛臣,不如听妻一言,险中求生,没准因缘际会还能求得富贵,再升一级。

*

常州府衙内,沈岳正吃喝酒吃肉,看着堂内十个美娘子跳舞,好不快活。

身边谋士艾通问道:“将军可派人探查常州府尹和金节是否有通敌之举?”

沈岳正看人跳舞,闻言说道:“他俩人都是个绵羊性子,不会通敌!”

艾通不放心,又说道:“我听将军那日描述,这二人似有他心,再有宋军围城一事,恐怕不好,不若将军早日准备。”

沈岳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美女,嘴里说道:“军师不必担心,我常州府粮草充足,他宋朝军便是拖两个月,又有何妨?府中粮食不够就去抢大户的——咱们两个够仁善了,来时没征没抢,白瞎了手里五千人!”

沈岳又摸索着面前桌案,拿了个鹅腿啃了一口,“这回咱们就好好用用兵,没粮就去抢!待个两三个月,咱们援军就来了!”

沈岳哈哈大笑,“他宋朝军还想围困咱们?他算盘打错了!等到咱们援军到来,这常州城里就像大鱼吃小鱼,就剩咱们白莲军一条鱼了!吃得膘肥体壮,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姓关的人头,献给圣公当板凳!哈哈哈哈哈!”

第143章润州建工坊

沈岳一阵狂笑,没想到乐极生悲,呛了口水,一阵地动山摇的咳嗽,堂中娇娘也不再跳舞了,都瑟缩着停下来看他。

沈岳咳了一阵平复了,又喝掉杯中酒水,败兴地把酒杯摔到一旁,也不再吃饭,一手拥着一个美娘子,回到府衙后院去。

艾通看着沈将军的背影远去,有些忧心忡忡,他招呼手下收了杯盘碟碗,打扫干净满地狼藉,又叫剩下的娇娘都回各自坊中。

忙完回到家里,艾通又叫了得力属下去探听城内状况,得知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乡勇集结,这才多少放下心来。

沈岳此人虽粗鲁了些,但该做的事并没少做,第二天一早又训练士卒,艾通依旧帮他看护州府,监视府尹齐哲和守将金节。这两人这些时日颇叫人省心,齐哲只待在太守府中闭门不出;金节则是回了他岳父家中,同样也不出门。

关胜将军围困常州府已经十多天,依旧没见有撤兵的打算。

郝思文回润州城献俘之后,带回了新的指令,潘邓令关胜收整军马,警惕白莲援兵,围点打援。

同时又带来一封皇帝诏书的手抄,其中写明赦免归降朝廷的叛军。

关胜打开细读,只见其中写道:“二浙安于承平,不见兵革垂二百年……念无知之人,或被携从;两州吏民,或为诖误,或因逃亡;败衄军卒,情有可矜,困于无告……如能束身自归,或告言动息,捕致贼党,特与免罪,一切不问,内稍有功绩,即优与推赏。招携止杀,以靖南土。”[1]

关胜看完了,又把此稿合上,看了潘节度使送来的另一份告示,乃是潘邓手写,“平叛之人皆有重赏,杀死或生擒方腊者,获银三万两;擒拿方腊手下大将者,获银一万两;其他头目,赏银酌减;如叛军有人能捉住方腊,不论生死,此人所犯一切罪行皆免,另有重赏。”

关胜说道:“叫军中人抄写,往常州府城中送去,再贴于各乡县。”

郝思文拱手称是。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