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中握着个把手,每向下按一下,那桌上的针就在上下穿梭中穿过布料,同时压脚向前推,让布料移动。
当针下降时,下面有个梭芯旋转,将线从梭芯中拉出,并在布料下面形成线圈。同时有一钩针抓住梭芯线形成的线圈,并将其拉过针线,形成锁链状的线迹。
李安澜看得清楚明白,她虽不知原理,却看得出效果来,“这真好!缝出来的线每个针脚都一边宽,好规矩,好整齐,正是咱们精品该有的样!”
赵老笑道:“有了这个,咱们缝衣裳可省事了!”
李安澜也感叹:“卫三郎真是大才,我这就给东家写信,向他问过此事,如此一来,我们不卖布料,光卖成衣也行了!”
卫三郎笑道:“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咱们书坊之前做刊物就用的法子,他们在刊物中间缝那‘骑马线’,就是用了个简易的铁椎,扎了孔后下面勾线,我也是见了此法,再加上萱娘子前些日子教我想个缝牛皮轻巧的法子,这才有此物。”
李安澜在那大家伙周围转了几圈,又拿那赵裁缝缝好的衣裳细看,不能再满意,当即就给潘邓写了信,和冯掌柜的一同交给商队跑商的,送到潘邓手中。
潘邓收到信心中惊讶,缝纫机?他仔细看图,见果然初具雏形,只是不像后世缝纫机那样效率高,工人把布料往前一送,那针就笃笃笃笃一溜儿地缝好,而需要一针一针来缝,那也是技术的一大飞跃了!
量产!
潘邓回信和冯掌柜说了诸般事宜,又给卫三郎写信,叫他有空写写卫氏机械著作,他们这正好有书坊能印书,好好的大机械家不叫他活着时扬名立万,等到死后再出名印在历史课本上吗?如此岂不是社会悲剧。
潘邓满脸庄重地写好了信,那边方掌柜来找,说是琉璃坊已做好了一批琉璃珠,叫潘东家前去验看。
去时潘邓反复强调,“一定要能量产,品质稳定的。”
方掌柜打包票,“您放一百二十个心。”
到了琉璃坊,潘邓定睛一看,两个瓷盘里装着两色琉璃珠,一盘是清透的淡绿色,一盘是幽暗的深蓝色,果然是晶莹剔透,美轮美奂。
潘邓将那深蓝色的琉璃珠捏在手里,只见此珠透明度很高,但是达不到完全的透明,有一分的乳浊,这使得琉璃的颜色更加的内敛。
放在手中只见温润通透,放在太阳光下,却又反光强烈,光芒耀眼,投下的阴影是海一样的蓝色。
他手指转转,那反光也转转,真似一颗宝珠流转,令人赞叹。
若是像宝石一样切面,怕是会更加璀璨。
潘邓见此宝珠,兴奋了一晚上,熬夜写了营销手册,首先为这种琉璃起一个新名字,他独自想到了半夜,起名为“沧海琉璃”。
第76章深海大挨劈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本来就是繁复华丽的诗句,再加上广告语,“深如沧海,姣如明月,光华内敛,与君子同”如此有深度的广告,足够让没见过海的内陆人浮想联翩了!
再紧急放到第四期刊物做宣传,一整个页面的广告画,再加上专属大挨劈故事,“东海龙宫三公主的爱情传说”。
潘邓灯下奋笔疾书,首先写到:“在数千年前的大禹朝时期,大陆东海的深处,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龙宫,那里居住着龙族的三公主敖璃珠。”——为什么要姓“敖”呢,这是致敬数百年后的吴大大。
“璃珠公主拥有一颗名为“沧海”的深蓝色琉璃宝珠,它是龙宫至宝,代表着龙族血统。
一日,海上狂风暴雨,人类皇子渊澜乘坐的巨船被海浪掀翻,渊澜沉入海底,幸得三公主相救,这才平安无事,然而,三公主却不小心把自己的‘沧海’宝珠遗落在岸边,被醒来的渊澜捡到。”——这段是致敬数百年后的异域安大大。
“渊澜等在海边,与前来寻找的三公主对视,两人一见钟情,此情却被龙王不允,用龙爪划了一道海水将他二人隔开。为了证明他们的爱情,渊澜放弃了皇子身份,踏上了寻找神秘力量‘海誓山盟’的旅程。”——这段是致敬牛郎织女,给大宋人民一点熟悉感。
“渊澜历经艰险,最终在泰山之巅找到了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海誓山盟”。他将石碑带回,与三公主一同念出碑文。石碑发出耀眼的光芒,将他们的海誓山盟传递给了整个龙族。
龙王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决定给予渊澜一个机会:他已证明了自己的爱情,如果他能在一年内找到能够与“沧海”相匹配的宝石,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允许他们在一起。”——这段是致敬前世网络修仙文,当你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总会有另一个境界等着你!
“渊澜踏上了寻找宝石的旅程,他走遍了五湖四海,最终得到了宝石“月明”,也因此获得力量,变成与三公主一样的神仙,龙王也被他感动,终于同意了他们的结合。“沧海”与“月明”的光芒交织在一起,照亮了整个东海。”——最终祖传艺能欢喜结局。
潘邓撂下笔,自己欣赏一遍,见没有什么瑕疵,就把此文收起,留待沈编辑润色,接下来是重头戏——营销。
他又抽出一张纸来,写到:“沧海琉璃珠之原料乃是东海打捞上来的原石,船队迷失在迷雾之中,出来之后复寻,却再也回不去,此石属于深海来客,极其稀少,再难复刻。”此段留待“软文组”修改。
潘邓第二天一早又叫方掌柜和李三娘紧急打造“沧海系列”,包括深蓝色的衣裳,褙子,蓝色琉璃也叫琉璃坊设计新品,除琉璃珠之外,再叫手工艺人设计出发簪,耳饰,手镯,帽饰,带板等,扩大客群。
都准备好了,潘邓又找翰林书画院的画师约稿,把那龙宫三公主的半身画像画出来,要其“肌肤洁白似海浪,眼眸深邃似蓝宝石,额上生角贵不可言,长发随水流轻摇,发间珍珠闪烁光芒,身上穿着‘风雅颂’的衣裙,在海水中飘荡,颈间一颗‘沧海’琉璃珠星光熠熠。”
那米待诏拿了这要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道钱难挣糠难咽,把此单交给书画院中以画神仙画著称的画师康明穰。
康画师是个好说话的性子,知道这是个“商单”,作品还会印到那刊物上四处传扬,就答应下来,到潘东家那“编辑部”来现场画画。
潘邓看着他打稿,康画师画的是那传统仕女,潘邓只叫他把眼睛放大再放大,最后还要加上上睫毛和下睫毛,眼里荡漾碎光,这才算是满意。
康画师按照潘著作的心意画好,果然美丽,他仔细欣赏笔下仕女,说道:“美则美矣,少了些神韵,不似神仙那么端庄,还是要把眼睛画小点,把这头发盘起来,垂着眼往下看才好。”
“还有这额上之角,小孩见了要害怕呢。”
潘邓却满意的不得了,找到一个能按照自己要求出图的插画师,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当即拍板,“就用这版了,有劳康画师。”
康明穰也就不纠结了,提着画箱回到画院,今日一遭净赚白银五十两,画具好宣纸一篮,这潘著作当真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