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城回来的郑仪,像是换了一个人。他不再像之前那样,频频出现在各种协调会和项目现场。也不再对某些部门的拖延和推诿表现出明显的不耐和强硬。他甚至减少了下基层调研的频率,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或者召集小范围的、议题明确的会议。他的讲话也变得比以前更加“温和”,更加“讲政治”、“顾大局”。在一些公开场合,他甚至主动提及要“尊重老同志”、“遵循工作惯例”、“稳妥推进改革”。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在明州官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大多数人认为,郑仪这是“服软”了,是“认清现实”了。省里的“背景”可能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硬,或者至少,在明州这潭深水里,强龙也难压地头蛇。钱汉忠那样的老资格,卢志伟、黄维民那样的实权派,不是他一个年轻秘书长能轻易撼动的。前段时间那些关于他的“议论”,看来是起到了效果。“到底是年轻人,撞了南墙,知道回头了。”“看来还是得按明州的规矩来。”“秘书长?呵呵,位置是高,但有些水太深,他还把握不住。”各种窃窃私语和意味深长的目光,开始在暗地里流传。就连市委大院里一些原本对郑仪抱有期待的中立干部,也开始动摇,觉得这位年轻的秘书长,或许终究还是斗不过那些盘根错节的旧势力。当然,也有极少数嗅觉敏锐的人,隐隐觉得不对劲。郑仪的“低调”,似乎并非怯懦,而更像是一种蓄力,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他每一次看似“温和”的表态,仔细品味,其实都留有余地,核心立场并未改变。他减少公开活动,但核心的工作,比如城投集团的运作、与省交投的合作,却一直在悄无声息地高效推进。这更像是……在等待时机?但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只是极少数。在大多数人看来,郑仪的“失势”,已经成为定局。而在这股“郑仪失势”的舆论风向下,有一个人,显得格外春风得意。代市长张林。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郑仪的“低调”解读为自己权威上升的信号。在他看来,郑仪肯定是碰了钉子,在省里失了势,所以才不得不收敛锋芒。而自己,这位根基深厚、熟悉市情、懂得“规矩”的“老明州”,其重要性自然就凸显出来了!邹书记也好,省里的领导也罢,最终还是会发现,要想稳住明州的局面,还得靠他张林这样的人!这种心态,直接反映在了他的行为上。他变得更加“高调”,在各种场合更加频繁地发表“指导性”意见,尤其是在政府口的会议上,几乎是一言九鼎,不容置疑。他甚至开始有意无意地“敲打”那些之前与郑仪走得比较近的干部,暗示他们“要认清形势”,“找准位置”。而他的主要目标,自然就是那个被郑仪破格提拔、如今执掌着明州城投集团这个“香饽饽”的陈默。这天下午,张林亲自给陈默打了个电话,语气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亲切”。“陈默啊,最近忙不忙?不忙的话,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点事跟你聊聊。”陈默接到电话时,正在城投集团会议室里,与省交投派来的技术团队激烈讨论着一个老旧小区管网改造的技术方案。听到张林亲自召见,他心头微微一沉。最近关于郑秘书长“失势”的传言,他当然也听到了。张林市长近期的“高调”,他也切身感受到了。集团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方面,明显感觉到了一些无形的阻力。他知道,这次召见,绝不会是简单的“聊聊”。但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平静地对电话那头说:“好的,张市长,我马上过去。”放下电话,他简单跟技术团队交代了几句,便独自开车前往市政府。一路上,陈默的心情并不轻松。他知道自己现在就是风口浪尖上的人。郑秘书长将他放在城投集团这个位置上,既是信任,也是考验。他不仅要面对繁重的业务压力和复杂的利益纠葛,更要承受来自各方的政治压力。尤其是现在这个敏感时期。张林市长的办公室,比郑秘书长的办公室更加宽敞,装修也更为奢华。巨大的红木办公桌,真皮沙发,墙上挂着寓意“大展宏图”的巨幅山水画,处处透着一种“一把手”的派头。张林没有坐在办公桌后,而是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显得很是悠闲。看到陈默进来,他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指了指对面的沙发。“陈默来了,快坐快坐!尝尝我这新到的普洱,朋友特意从云南带回来的,味道不错。”“谢谢张市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陈默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姿态恭敬。秘书端上茶,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门。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张林慢悠悠地品着茶,似乎并不急着进入正题,而是先扯起了闲篇。“陈默啊,最近集团那边怎么样?听说和省交投的合作挺顺利?几个试点项目老百姓反应也不错?”“托市长的福,一切进展还算顺利。”陈默谨慎地回答。“和省交投的合作已经步入正轨,第一批三个老旧小区改造和两条微循环道路整治项目,已经完成前期设计和招标,即将进场施工。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总体上是支持和认可的。”“嗯,不错,不错。”张林满意地点点头,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姿态。“陈默啊,你能有今天的成绩,我很欣慰啊。”“这说明我当时力排众议,支持郑秘书长提名你担任城投集团董事长,是没有看错人的!”他巧妙地将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陈默心中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谢谢市长肯定,我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哎,不说这些虚的。”张林摆摆手,语气忽然变得有些“语重心长”。“陈默啊,我今天叫你来,是以一个老大哥的身份,跟你聊几句心里话。”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担忧”。“最近啊,市里的情况,你也知道。有些风言风语,对郑秘书长不太有利。”“当然啦,我相信郑秘书长是经得起考验的,组织上也会有正确的判断。”“但是啊,”他话锋一转,目光紧紧盯着陈默。“我们做工作,要着眼长远,要为自己,也为明州的未来考虑,你说是不是?”陈默的心提了起来,知道重头戏要来了。“市长,您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张林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我为你着想”的诚恳。“你现在还年轻,正是干事业、出成绩的黄金时期。城投集团这个平台很好,但眼光不能只盯着那些老破小的改造,那些家长里短的民生小事!”他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那能出多大政绩?能有多大影响力?”“你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能真正拉动gdp、提升城市形象的大项目上!”“比如,城南新区那块地,省里已经批了规划,要建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还有城东的高铁枢纽片区开发,那也是几百亿的投资!”张林越说越兴奋,挥舞着手臂。“这些才是能让你青史留名的大事业!才是能让明州走向光荣的大项目!”“只要你点头,我立刻就可以把这两个项目的牵头权交给你!要政策给政策,要资金协调资金!”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陈默,充满了诱惑。“跟着我干这些大项目,我保证,用不了两年,你的资历、政绩,就足够让你再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别说一个城投集团董事长,就是副市长、甚至更高的位置,也未必不可能!”赤裸裸的拉拢和许诺!张林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放弃郑仪那条“失势”的船,放弃那些“吃力不讨好”的民生小事,转投他张林的阵营,去搞那些能快速出政绩、捞资本的大项目!前途无量!陈默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张林描绘的那幅宏伟蓝图,只是一阵耳旁风。张林描绘的前景确实诱人。大项目,大投资,快速出政绩,平步青云……这对于任何一个有抱负的年轻干部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更何况,在很多人看来,郑秘书长如今“失势”,自身难保,跟着他,很可能前途渺茫,甚至会被牵连。转投如日中天的张市长,似乎是当下最明智、最“现实”的选择。但陈默的心里,却如同明镜一般。他非常清楚,自己能有今天,能站在城投集团这个重要的平台上,靠的是谁。是郑秘书长力排众议,顶着巨大压力,将他这个资历尚浅的年轻干部推到了这个风口浪尖的位置!是郑秘书长给了他信任,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更给了他坚定的政治支持!没有郑秘书长,他陈默可能还在某个办公室室里写材料,或者在某条街道上处理鸡毛蒜皮的信访纠纷。是郑秘书长,让他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什么是为民请命的魄力!张林?他张林口口声声说“支持”郑秘书长的提名,但陈默比谁都清楚,当时在常委会上,张林是持保留意见,甚至可能是暗中反对的!现在看到郑秘书长遇到点“风浪”,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摘桃子、挖墙脚?这种人,格局太小,心思太活,不值得信任!更何况,陈默内心深处,对张林推崇的那套“大拆大建”、“gdp至上”的发展模式,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那不过是四海集团时代的老路换了个新包装而已!最终受益的,绝不会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少数利益集团!而郑秘书长提出的“城市更新”、“民生优先”、“精细化治理”的思路,虽然见效慢,挑战大,但这才是真正能让明州脱胎换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正道!跟着郑秘书长,或许前路艰难,甚至可能暂时“失势”,但陈默相信,那是一条通往光明的路!而跟着张林,看似前途光明,实则可能是在饮鸩止渴,最终会迷失在权力的迷宫中,甚至重蹈四海集团的覆辙!孰高孰低,孰优孰劣,陈默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是……张林毕竟是市长,是名义上的政府一把手,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当面断然拒绝,不仅不明智,甚至可能激怒对方,给城投集团的正常运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郑秘书长现在正处于“低调”蓄力的关键时期,自己不能因为一时冲动,给他添乱。想到这里,陈默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为难”和“受宠若惊”的笑容。“张市长,您……您这么看重我,我……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搓了搓手,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您说的这些大项目,确实前景广阔,对明州的发展意义重大。能有机会参与其中,是我的荣幸。”张林看到陈默这副“动心”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更加满意的笑容,身体往后一靠,仿佛已经胜券在握。“这就对了嘛!年轻人,就要有远大志向!”“但是……”陈默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诚恳”而“纠结”。“城投集团这边,郑秘书长交代的一摊子事,才刚刚铺开。尤其是和省交投的合作,还有那几个民生试点项目,都到了关键阶段。”“我要是现在撂挑子,或者分心去搞别的,恐怕……不太好交代啊。”他抬起头,眼神“真挚”地看着张林。“张市长,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说的这两个大项目,我先了解一下情况,认真考虑考虑。”“等我把手头这些急事理顺了,再向您详细汇报我的想法?”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采用了“拖”字诀。表示需要时间考虑,需要先处理好手头工作。这既给了张林面子,避免了直接冲突,又为自己赢得了缓冲时间。更重要的是,他将决定权巧妙地与“郑秘书长交代的工作”挂钩,暗示自己并非不想投靠,而是有现实的“羁绊”。张林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他当然听出了陈默话里的推脱之意。这小子,看来没那么好忽悠!但陈默的态度毕竟还算“恭敬”,没有直接驳他的面子。而且,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城投集团那一摊子,毕竟是郑仪重点抓的,贸然抽身,确实容易授人以柄。“嗯……”张林沉吟了一下,决定暂时不强逼。毕竟,拉拢人心,也不能操之过急。“你说得也有道理。工作嘛,要有始有终。”他换上一副“通情达理”的表情。“那你就先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好。不过,我说的那两个大项目,你也放在心上,随时可以来找我聊。”“好的,张市长!我一定认真考虑!谢谢您的理解和信任!”陈默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嗯,去吧。好好干,我看好你!”张林挥了挥手,脸上重新挂起那种“礼贤下士”的笑容。陈默再次道谢,然后转身离开了市长办公室。走出市政府大楼,坐进自己的车里,陈默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刚才那番对话,看似平静,实则凶险。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他拿出手机,想给郑秘书长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情况。但手指在拨号键上停留了片刻,最终还是放下了。秘书长现在需要的是安静,是绝对的隐蔽。这种小事,没必要去打扰他。更何况,他相信,以秘书长的智慧和掌控力,张林今天的举动,恐怕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自己只需要按照既定方针,稳住阵脚,做好分内之事,就是对秘书长最大的支持。陈默发动汽车,驶离市政府。:()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