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腿碰了碰沙发另一角的人:“你今天不去约会?”
“哪能天天见,不腻歪死了。”
这话说得,好像前几周天天“有事”的人不是她。
卓晴这回的对象,那个在画展中偶遇的格子衫男青年,十分不符合她一贯的约会标准。
然而卓晴也挺开心的,每到周五乐乐呵呵地去高铁站接人。且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厌倦的迹象。
刘慧莹当然不会说什么“都这个年纪了还异地恋”“你们有没有对未来的规划”之类扫兴的话。
卓晴嘬着手指,另一只手握着手机,问刘慧莹:“你看群里消息了吗?”
“什么消息?”
她的手机放在卧室充电。
刘慧莹嘿咻嘿咻爬过去,探头。
卓晴把视频拉到最前面给她看。
唐佳宁在休假,漫长的暑休,利用欧陆优势漫游大陆,一个人背着大包穿梭在各条铁路中间。
到一个地方,拍一些照片和视频,发给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像养了一只旅行青蛙。
刘慧莹一开始会担心她一个人旅行的人身安全,到后来变成纯纯的羡慕。
唐佳宁说给她们买了布达佩斯的冰箱贴,等下一次回国的时候给大家寄出。她去了伏尔塔瓦西湖,拍了多瑙河的傍晚,除了照片,也会说自己在途中遇到的趣事。
在青旅认识的阿根廷人第二天会租车自驾去意大利南部,问她要不要一起,唐佳宁改签了自己的机票,旅程猝不及防地延长。
行程中遇到的同胞,大家很兴奋地给彼此拍照,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从包里掏出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横幅,站在草地中央搞抽象。
这一回的视频是安静的,蓝紫色的湖边夜幕,她应该是站在桥上,周围有呼呼的风声,镜头扫过岸边三三两两拿着啤酒咖啡席地而坐的人,最终定格在波光粼粼中。
“真好。”
刘慧莹按下语音输入,和卓晴你一句我一句,把60秒占得满满当当才发出。
她还没坐回去,卓晴的手机叮叮当当地跳着消息。刘慧莹无可避免地看到一两条,当即像吸了一口杯底沉积的糖浆那样,皱起了眉头。
卓晴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抱着手机缩回去,哒哒打字。
刘慧莹露出无奈的表情,去卧室拿了自己的手机,漫无目的地刷朋友圈。
小吴发了野营的照片,一群人围着篝火吃自热火锅。
点个赞。
二姑在宣传厂里的产品,配文是“大家多捧场,多买多优惠[露齿笑][露齿笑][露齿笑]”
跳过去。
饶沛发了一条短视频,拉大提琴的小菠站在人群中央,在看到妈妈的镜头时害羞一笑。拉得怎么样,刘慧莹听不出来,只不过看到人和琴差不多高的画面,就觉得可爱。
要点赞的大拇指停在半空,跳了过去。
继续往下滑。
同事晒的下午茶,亲戚家孩子的满月照,高中同学去西藏旅行的九宫格。
蓝色的背景上印着“重返校园,解锁人生新可能”的字样,配图是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尖顶教堂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手指划过,刘慧莹眼花了,还以为是哪一位朋友作出了新的选择,于是她又滑上去看。
“英国留学直通车,免雅思保录取,资深顾问一对一规划……”
广告。
啧。
朋友圈的广告真的越来越多了,时不时还会误触。
刘慧莹没动,西瓜的甜味儿在舌尖突然变得寡淡。她盯着那张图片看了很久,教堂的尖顶刺破屏幕里的天空,像麦芒,不硬,却能扎进心里。
广告下面还有一条顾问评论——“30岁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