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保强最近比较適合的就是他跟徐光头10年拍摄的人在囧途,拍摄用时不到仨月,票房接近四千万,剧本是10年製作的。
何大启提前一年把简略剧本扒给亚越编辑部,主要笑点也扒下来了,並且联繫了原剧本作者,让这个剧本提前问世。
当然,最主要的是,何大启顺著人在囧途发现了后面的一系列囧电影。
不然的话区区几千万票房的电影,不值得何大启特意扒一遍剧本,再加上人在囧途这电影也不是不能操作一下,所以何大启才稍微上了点心。
起风了。
风还不小,何大启眼睁睁看著远处一处沙丘被风削平了一层,这一幕看的的人不少,其中包括寧昊。
“沙尘暴来了,赶紧把摄像机收拾好,其他的別管了,快点都躲进货柜避避风沙。”
寧昊指挥的很是熟练,熟练到何大启人都麻了。
他之前只是听过寧昊打电话抱怨拍摄时候困难很大,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大。
蹲在货柜里,听著外面遮天蔽日的风啸声,何大启真想揪著寧昊的衣领问一问,他是怎么找到这么吊炸天的拍摄地的。
尤其是沙尘暴过去之后,何大启出了货柜抬头四顾,发现公路都被黄沙淹没了一小段之后,何大启立马就不想在这多待了。
凭藉著仅有的义气,在这帮寧昊客串完开头几场戏,何大启麻溜走人,利索的不行,就跟背后有人追著喊道友请留步一样。
……
……
隨著年味越来越重,路上行人步伐也愈发匆匆。
当然,四九城的老大爷老大妈还是老样子,相聚在一起,嘴上说著国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討论著时政。
遭人恨的事儿他们也干,比如评论一下急慌慌的路人,再比如聊一聊各自附近的新邻居。
大爷大妈们都是经歷过大风大浪的,他们年轻的时候还学过反特务呢,手上都有几分把式。
所以经常性的就聊出儿来了,十分容易就能抓住那些新来邻居的小辫子,让他们无所遁形。
这一点何大启深有体会,因为自从搬了新家之后,热情高涨的大爷大妈们举报了他好几次,也不图別的,就是想看看到底是谁胆儿这么肥,敢在东三环北路住这么大的房子。
好在民警过来看了两次之后就不来了,再有热情大爷大妈去举报,民警也会帮忙解释一下,毕竟新时代了,住多大的房子属於个人自由。
別说,以前住海淀的时候可没体验过这个,这刚搬来朝阳不到俩月,就有了新的人生感悟。
这不,何大启也认怂了,准备討好一下附近的邻居们,起码让大爷大妈甜甜嘴儿。
“太爷爷,什么是腊八粥啊?”
小丫头比小萝卜头馋多了,正一手揪著何老爷子的衣袖,一手伸著嫩嘟嘟的小指头,塞在嘴里,妄图止住口水。
老太太笑眯眯的把小丫头的手指从嘴里掰出来,用手指颳了刮她的小脸蛋儿,笑著开始讲述腊八粥的习俗。
老太太讲的倒是挺好,可惜小孩子基本没个听进去的。
甭管是欢欢乐乐,还是小查理,这会儿都看著何大启拿大铲子翻腾的大锅流口水。
何大启煮的腊八粥跟普通腊八粥可不一样,这是学自上辈子他爷爷的配方。
之前懒得做,是觉得麻烦,不过现在有了新麻烦,於是何大启不得不勤劳一点,用小麻烦遮盖大麻烦。
“大启,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还会熬这种腊八粥?说实话,真香啊,感觉比店里卖的那些用榛果熬的还香。”
何兵刚洗完手出来,闻著香味不由得赞了一声,不枉他凌晨就赶过来,用红砖跟泥巴帮忙垒了个简易土灶。
何大启没想多解释,隨意敷衍道:“新学的,刚好试试手艺。”
这粥要熬好处手上就不能停,这会儿何大启拿著大铲子不停搅和,生怕给锅底熬糊了。
从早上天没亮就开始熬,一直熬到了现在,粥的香味都把周惠敏这个日上三竿才起床的勤快人给引出来了,可以想像到何大启熬的这腊八粥到底有多香了。
今天把何老爷子跟老太太喊来,就是为了让两个老人帮忙出门送送粥,不图別的,反正东三环北路这边拆迁的快,估计也就今年送送,明年附近应该就拆得差不多了。
再等建好以后,大爷大妈们就有了一大堆新目標,也不会没事儿盯著自己的庄园別墅了。
“来,先给这仨小馋猫盛一碗出来,你瞅瞅这仨急得,就差伸手进锅里捞著吃了。”
何老爷子看到何大启停手了,知道这粥熬到好处了,立马哈哈笑著端了个大海碗,让何大启先盛一碗出来晾著。
不提三个小傢伙又蹦又跳的围著何老爷子转悠,何大启让龙虎兄弟拎来了一个食堂用大號不锈钢保温桶,装了满满一桶,锅里还剩下不少,正好留给自家人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