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贫道要考大学 > 第170章 小知了来串班了(第1页)

第170章 小知了来串班了(第1页)

高考当中有句话说,多拿一分,甩开千人。

在理科最尖子的五班这里,大家都已经默认彼此的语文都是半斤八两,再拉分也不会拉到哪儿去的。

何曾想到,这次月考语文的最高分不在十一班,而是在五班,而且。。。

春末的风带着槐花香气,拂过村卫生室新漆的门楣。那块“心灵耳科”的木牌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铜铃轻响,像是回应昨夜星辰下的诺言。陈拾安早早打开电脑,接入“青囊云平台”后台,查看“梦语计划”最新上传的梦境记录。短短三天内,已有四十七条新数据涌入,来自云南怒江、四川凉山、内蒙古草原……一条条沉默已久的悲喜,正借由这座无形桥梁缓缓流淌。

他点开其中一条语音记录:贵州雷山县一位侗族少女用方言低语,“我梦见妈妈还在灶前煮米酒,转身却变成灰烬。”系统自动归类为“失落型”,推荐了含远志、酸枣仁的香囊配方,并附上一段古歌吟唱音频??那是林晚团队从民间采录的《送魂调》,据说能安抚游离的记忆。陈拾安静静听完,眼眶微热。他知道,这些声音不会改变生死,但或许能让活着的人少一点窒息般的孤独。

温知夏端着两碗小米粥进来,发梢沾着露水。“昨晚睡得不好?”她递过碗,指尖轻轻擦过他眼下淡淡的青黑。

“听梦听得多了,心会沉。”他笑了笑,“像夜里站在湖边,每一声蛙鸣都像是有人在喊你。”

她没说话,只是坐到他身边,靠着他肩膀。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她手腕上的银镯上??那是他请村里铁匠仿道家“五气朝元图”打的,内圈刻着一行小字:“目之所及,皆是心光。”

上午九点,第一位来访者到了。是刘小花的奶奶,裹着旧棉袄,手里攥着一张折了无数遍的纸。她把纸递给陈拾安,声音干涩:“我……做了个新梦。”

他展开纸,上面画着一辆烧焦的汽车,旁边站着穿黑衣的男人,而她的手伸出去,却被一道光墙挡住。孩子在一旁标注:“奶奶说,这次她想拉住爸爸,可怎么也跨不过去。”

陈拾安轻声问:“您还记得梦里的感觉吗?”

“疼。”她喃喃,“胸口像压着石头,脚底发空……可奇怪的是,那道光,不冷也不吓人,就像……就像他在告诉我,别再追了。”

温知夏悄悄打开录音笔,启动情绪分析模块。数据显示,老人的语言节奏比上次平稳许多,焦虑指数下降近三成。

“这不是坏事。”陈拾安说,“您的心开始学会告别了。”

“可我不想告别的。”她忽然抬头,眼里涌出泪水,“我怕一松手,他就真的没了。”

“不是没了。”他握住她的手,“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就像春天的风,你看不见它,但它吹开花瓣,摇动树叶,谁能否认它的到来?”

老人怔住,良久,低声说:“那我能跟他说说话吗?就当他还在这屋里。”

“当然可以。”他打开平板,“我们有个‘留声树’功能,您可以录一段话,存进平台专属空间。以后每年清明、生日、过年,系统都会提醒您听听,或者重新回应。”

她迟疑片刻,对着麦克风说了五分钟。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絮絮叨叨讲了些琐事:菜园里的韭菜长得好,屋顶换了新瓦,小花期末考了全班第三……最后她说:“你最爱吃的腊肉,我还留着一块,等哪天你觉得冷了,回来吃一口。”

录音结束,系统自动生成一颗虚拟树叶,飘入一棵数字古树的枝头。屏幕上写着:“此声已封存,待时光唤醒。”

出门时,老人脚步竟轻快了些。刘小花迎上来牵她,仰头问:“奶奶,天上亮灯了吗?”

“亮了。”她摸着孙女的头,望向天空,“比昨天多了一盏。”

中午,县教育局来人,送来一批捐赠的平板电脑和太阳能充电板。随行的年轻人自称是“数字村医学徒”培训项目的助教,名叫赵岩,曾在城市做程序员,去年返乡照顾患病母亲,如今成了平台本地运维负责人。

“咱们村现在有十一个活跃用户,上传病例六十三例。”他调出数据面板,“高血压管理率提升到74%,比全县平均高出二十个百分点。”

陈拾安点头:“关键是让他们觉得这东西‘有用’,而不是‘高科技’。”

“最难的其实是信任。”赵岩苦笑,“有些老人以为拍照上传舌苔会‘摄魂’,得先让温医生给他们看自己的舌头照片,证明没事。”

温知夏笑出声:“我还真把自己的舌象传上去当示范了,标题叫‘温大夫今日无火气’。”

三人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李婶子抱着孙子冲进来,脸色煞白:“小宇发烧抽搐!刚才嘴里还嘟囔怪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