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李明点点头,“不过我有个新想法。”“又有新想法?”赵雅笑着问,“这次又是什么?”“手机。”李明转身面对大家,“我想进军手机产业。”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手机?”销售部经理吃惊地问,“我们是做服装的,怎么突然要做手机?”“因为我看到了机会。”李明走到白板前,“现在的手机市场被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外国品牌垄断,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自己的手机?”“可是技术门槛太高了。”“我们可以从模仿开始,然后逐步自主研发。”李明在白板上画着示意图,“我已经联系了南方几个有实力的电子厂,他们愿意合作。”“这跨度太大了吧?”“诺基亚最初也不是做手机的,摩托罗拉最初是做收音机的。”李明转身,“只要我们有决心,没有什么不可能。”“那资金呢?”“服装业务已经很稳定了,完全可以支撑新项目的启动。”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同意了李明的提议。“既然要做,就要做出特色。”李明说,“我们的第一款手机,要搭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自主研发系统?”技术部长瞪大了眼睛,“这难度更大了。”“我知道。”李明点头,“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明频繁往返于南方几个城市,和合作伙伴讨论技术方案。同时,他还招聘了一批软件工程师,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李明,你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赵雅担心地问,“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不试试怎么知道会失败?”李明抱着她,“我们已经在服装行业成功了,为什么不能在手机行业也成功?”“可是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以才有挑战性。”李明笑着说,“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手机,而是要建立一个科技帝国。”一年后,李明的第一款手机终于问世了。虽然外观还比较粗糙,但搭载的w系统运行流畅,功能齐全。“李总,我们成功了!”技术部长兴奋地拿着样机,“这是第一款搭载国产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很好。”李明仔细检查着手机,“不过这只是开始,我们还要继续完善。”手机的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来了很多媒体记者。“李总,从服装到手机,这个跨度很大,是什么促使您做出这个决定?”“我认为科技是未来的方向。”李明面对镜头,“我们不能永远依赖外国的技术,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吗?”“我们会继续在科技领域深耕,无人机、机器人、芯片,这些都是我们的目标。”发布会结束后,李明接到了无数个电话。有投资者,有合作伙伴,也有同行。“李明,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老厂长在电话里说,“从一个小厂子到现在的科技集团,你让我们都刮目相看。”“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李明看着窗外的夜景,“不过我们的路还很长。”“那就继续走下去。”老厂长笑着说,“我相信你能走得更远。”第一章:谋定而后动车间的机器轰鸣声中,李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自从上次在办公室里和几个老师傅商量过后,他心里就一直憋着一股劲儿。这家纺织厂要是再不改变,迟早得关门大吉。“建国,你真要去找厂长?”老张师傅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不找他还能找谁?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厂子倒闭吧。”李建国放下手中的活儿,“老张,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咱们生产的那些老式工装,连县里的百货商店都不要了。”车间主任王大海听到动静,走了过来:“建国,我听说你想见厂长?”“王主任,我确实有这个想法。”李建国直视着王大海的眼睛,“咱们厂子现在的路子走不通了,必须得改。”王大海犹豫了一下:“厂长最近心情不太好,库房里积压的货越来越多,上头又催得紧…”“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改变啊。”李建国打断了他的话,“王主任,你在厂里这么多年,应该比我更清楚现在的形势。咱们要是再不转型,别说工人的工资发不出来,连厂子都保不住。”王大海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行,我帮你约个时间。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厂长要是不愿意听,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两天后的下午,李建国终于站在了厂长办公室门前。透过玻璃窗,他看到厂长刘志强正埋头处理文件,桌上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咚咚咚。”“进来。”李建国推门而入,刘志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你就是那个李建国?听王大海说,你有话要跟我说?”“厂长好。”李建国礼貌地点头致意,“我确实有些想法想跟您汇报一下。”“坐吧。”刘志强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说看,什么想法?”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路:“厂长,咱们厂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滞销,根本原因是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这个我知道。”刘志强有些不耐烦,“关键是怎么解决?”“我觉得咱们必须彻底转型,改变生产路线。”李建国说道,“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是时尚服装,特别是年轻人:()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