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 第二百一十三章 神品下凡尘先问成本答不答应(第1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神品下凡尘先问成本答不答应(第1页)

汇川实业,二楼的小会议室里。墙上,正中央的位置,挂着一幅放大冲印到极致的高清照片。正是那幅在香江掀起滔天巨浪的《岭南春晓》。照片的清晰度极高,甚至能看见瓷板上釉彩的细微层次和光泽,那燃烧的木棉,那振翅的翠鸟,那婆娑的芭蕉,即便隔着一层相纸,依旧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生命力与艺术的震撼。长条会议桌旁,坐着汇川实业最核心的一群人。“今天请大家来,议题只有一个。”赵淑芬环视一圈,声音沉稳有力,将所有人的思绪都拉了回来。她伸手指了指墙上的照片。“如何将这件‘神品’,变成能走进千家万户的‘商品’。”“香江的胜利,只是敲门砖。真正想站稳脚跟,靠的是我们后续的产品。这一点,我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会议室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靠一件孤品打响名气,和将这种名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与利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靠的是天才的灵光一闪,后者,考验的却是整个工厂的工业实力、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小丽,你先说说你的想法。”赵淑芬的目光转向女儿。赵小丽点了点头,站起身,走到了旁边早已准备好的一块小黑板前。黑板上,同样用图钉钉着几张她连夜画出的设计草图。她没有丝毫的怯场,拿起一根木教鞭,指向了《岭南春晓》的照片。“我的想法,是‘拆解’。”“这幅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但它也是一个‘母题’。我们可以从这个母题中,提炼出不同的核心元素,发展成风格各异,但又一脉相承的独立系列。”她的教鞭,首先点在了那团如火如荼的木棉花上。“第一个元素,木棉。它是英雄花,是岭南的象征。我们可以做一个‘岭南红’系列,设计可以更简约,突出这抹红色,主打各种单杯、茶具,定位是纪念品和伴手礼市场。”接着,教鞭移到了旁边的芭蕉叶。“第二个元素,芭蕉。它的形态舒展、雅致,适合铺开。我们可以用这个元素,设计成套的餐具,比如盘、碗的边饰,风格是清雅居家,面向家庭消费市场。”她的思路清晰,逻辑分明,在场的老师傅们都听得连连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既保留了《岭南春晓》的艺术内核,又根据不同产品的用途和定位做了区分。“还有瓦当、远山……这些都可以做成不同的系列。”最后,赵小丽的教鞭,稳稳地停在了那只栩栩如生的翠鸟身上。“而最后一个,也是最核心的元素——翠鸟。”“我建议,用‘翠鸟’这个元素,来打造我们‘东方雅集’最高端的系列,就叫‘春晓’系列。它将是我们品牌的图腾和标杆,只用在最高规格的国宴瓷和艺术收藏品上。”大家都被这个宏大而精妙的构想吸引了。如果真能实现,那“东方雅集”的产品线将瞬间变得丰满而立体,高、中、低档次分明,又能完美地统一在《岭南春晓》这个大主题之下。然而,一直沉默不语的许文华,却在这时皱起了他那标志性的浓眉。他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没有看那些草图,而是直接指着翠鸟的放大细节照片,特别是那一片片层次分明、光泽变幻的羽毛。“小丽,你的想法很好,非常宏大。”“但是,这个设计,实现不了。”“或者说,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根本没办法量产。”赵小丽的眉头也蹙了起来:“许叔,为什么?”“为什么?”许文华的手指,几乎要戳到照片上,“就为这个!这个羽毛!你看看这里,从钴蓝到湖绿,再到金翠,中间有多少种过渡色?还有这几根长长的尾羽,细得跟头发丝一样,上面还有光泽的变化……这在瓷板上画一幅,你可以不计成本,用几个月的时间去磨。但要做成杯子、盘子呢?”他转过身,看着赵小丽,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东西,只能靠我们厂里技术最好的老师傅,用最细的笔,一笔一笔地手绘。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一个熟练的画师,一天可能都画不出一只完美的杯子!意味着烧制过程中,只要有一点点的瑕疵,一窑上百个杯子,可能有三分之二都要变成废品!”“我问你,成本怎么算?废品率怎么控制?价格要定多高?一个杯子卖几百块?谁买?这根本不是商品,这是艺术品,没办法走进市场的!”许文华的话,尖锐,但却无比现实。“可……可这只翠鸟,才是《岭南春晓》的灵魂啊!”赵小丽忍不住辩驳,“如果放弃了最精髓的部分,那我们的高端系列,和别人又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我们能生产出来,能卖出去,能让厂里的工人有饭吃!”另一个车间主任也忍不住开口,他是许文华的老部下,观点完全一致,“小丽,你是天才,但工厂要考虑的是生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对啊,画个大概的意思不就行了?非要一模一样吗?”“简化一点,颜色少用几种,也能看出来是翠鸟嘛!”争论声四起。赵小丽的脸色有些发白,她紧紧地攥着拳头。她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是符合工厂利益的。可是,要她亲手将自己作品里最引以为傲的“灵气”阉割掉,她做不到。“都别吵了。”赵淑芬开口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赵淑芬缓缓站起,她没有去看许文华,也没有去看赵小丽,她的目光,落在了墙上那幅《岭南春晓》上。她看了很久很久。“艺术,就是我们最高的壁垒。”“在这一点上,我们绝不妥协!”许文华的脸色一变,急着想说什么:“赵总,这……”赵淑芬抬手,制止了他。“老许,你的顾虑,我懂。量产和成本,是工厂的生命线,我们当然不能放弃。”她话锋一转,“但是,小丽的坚持,我也懂。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了艺术的灵魂,那我们凭什么让别人尊重我们的品牌?”“所以,我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大师作坊’!”“大师作坊?”所有人都愣住了。“没错。”赵淑芬的目光,终于从画上移开,落在了女儿的脸上,“这个作坊,独立于现有的生产线之外,专门负责手绘最高端的‘春晓’系列,以及未来所有最顶级的艺术瓷。”“这个作坊,不追求产量,只追求极致的品质。我们要用它,来扞卫‘东方雅集’的艺术高度。”“小丽,这个作坊,你来带。”“从全厂,挑选技术最好、最有灵性的画师,人数不用多,个,十来个都行。你亲自教,把你的技艺,你的理念,你对这幅画的所有理解,都倾囊相授。”“我们要的不是会描图的机器,我们要的,是能传承你画中那股‘灵气’的匠人!”这意味着更高的人力成本,更复杂的管理模式,更可怕的资金投入。赌的是用钱,用时间,去“养”出一批能代表“东方雅集”最高水准的艺术工匠。“小丽,这个重任,你敢不敢接?”赵小丽看着母亲,看着她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与支持,原本因为争论而冰冷下去的血液,瞬间重新沸腾了起来。她没有丝毫的犹豫,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敢!”……决定一旦做出,汇川实业这部庞大的机器,便以惊人的效率运转起来。仅仅三天时间,在工厂最安静的一个角落,一间原本废弃的旧仓库被清理了出来,改造成了窗明几净的画室。旁边,一座小型的、专门用于烧制艺术瓷的新窑炉,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被重新砌好。当第一捧火焰在新窑炉中熊熊燃起时,象征着“大师作坊”的正式成立。赵小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新的挑战中。她亲自制定了严苛到变态的考核标准,从全厂上百名画师中,只挑选出了最初的六个人。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不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更成了一位严厉的导师。她将《岭南春晓》的翠鸟图样,分解成上百个步骤,从如何调配最微妙的色差,到如何运笔才能画出羽毛的轻盈质感,一点一点地,亲自示范,亲自讲解。画室里,只有笔尖划过素胚的沙沙声,和赵小丽偶尔响起的指点声。而就在赵小丽的“大师作坊”刚刚走上正轨,第一批习作即将入窑试烧的这个傍晚。办公室里那台红色的电话机,突然发出了一阵急促刺耳的铃声。赵小丽顺手接了起来。“喂,你好,这里是汇川实业。”电话那头,传来李娟焦急得几乎变了调的声音。“嫂子!是我,李娟!出问题了!”“我们想进驻旁边的丰城,可被人死死地堵在门外了!”:()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