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听完,振聋发聵。
乔振宇、杨蜜、佟丽雅等演员们不知霍建华角色详情,当前的心里头有所震撼。
周晓文等导演组的人,即便知晓剧本和这段台词,再次听来亦是被其中意境所感,只觉跟赵灵儿那首歌谣相当,发人深省又为此角色扼腕嘆息。
他们不禁又一次暗自称讚,安导的才华属实不一般。
“台词里面,有一句『不差我这四次』,这说明什么?”安茜道。
眾人一怔,霍建华也在恍惚中惊醒,“说明刘景前三次都经歷了同样的事“还有。”安茜点了下头,说道:“进京赶考前还有县考,对於唐朝的普通人来说,只有县考过了才能进京考,这说明刘景连续四次都把县考拿下了,可谓是大才。”
霍建华连连点头,听到安导的解读,让他一下就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深层次的明悟与考量。
安茜看著霍建华,说道:“那么!刘景连续四次过了县考並进京考,前面三次都被邪恶的规则打退了,那他肯定很清楚这些规则。
而他又不愿意顺从这些规则,那他第四次还去进京赶考干什么?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周晓文和鲍德熹等导演组的人相视一眼,在这个角色身上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得到了进一步的解读。
一个人明明知道潜规则,但又不愿意顺从潜规则,偏偏三番五次还要去撞南墙,这就不合常理。
如此一看,霍建华刚才的解读,说刘景进京赶考是为了中榜,就是错误的理解。
如果是为了中榜,那塞钱就行了。
但刘景连续四次都不塞钱,可就是要去考,这是为了什么?
“所以说,刘景这个角色真正的內心需求,是以身试毒。
什么毒?潜规则之毒。
他就是想看看,这个世道在前进的路上是否会变好。
他就是要看看,这个世界上的规则是否会越发完善。
他真正需求的是,真正渴望的是,这个社会能一片美好。
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去撞南墙,只是希冀於恶性的规则有没有消失,眼前的黑暗是否能光明,而不是中榜。”
正如安茜上辈子,从和华艺兄弟合作《功夫之王》就开始撞电影圈的南墙。
从大陆撞到宝岛,从宝岛撞到香江。
她们母女俩明明知道圈子潜规则眾多,但也跟刘景似的不信邪,抱著渴望光明和有路可走的一丝希冀,一撞下去就是好多年,然而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电影圈告诉她们母女俩,此路不通。
但也像刘景一样,路不通就不通,並不气馁什么,瀟洒地跟著李逍遥和赵灵儿闯荡天下,寻觅属於自己的路。
这也是在映射安茜上辈子的自己,不演电影就不演,不再去刻意追求,瀟洒又快乐的过好自己的一生即可。
而刘景时刻带著一本《论语》,书封面的侧边画著狴犴,龙生的九子之一。
狴犴象徵著正义与公正,常被描绘为维护法律和规则秩序的神兽。
和赵灵儿的故事同样的,狴犴在故事中也是一种讽刺,但也寓意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