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人:
>光,终会照进来。”
三天后,央视播出特别纪录片《光?源》,记录这段跨越二十多年的亲情寻踪。片尾字幕滚动时,响起一段未经剪辑的录音??来自林婉临终前最后一段语音留言,保存在旧手机中多年未被发现:
>“菲菲,如果哥哥回来了,请告诉他:
>妈妈从来没有怪过他迷路,
>因为我知道,
>每个孩子,
>都有自己的归途。”
全片戛然而止,黑屏三秒,随后浮现一行白字: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未曾说出的爱。**
纪录片播出当晚,全国收视率破纪录。无数家庭围坐电视机前,泪流满面。一所乡村中学组织集体观看后,学生们写下上百封信寄往基金会,其中一封这样写道:
>“老师总说我们要努力走出大山。可看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走出去之前,先要学会拥抱自己的来处。
>我爸酗酒,我妈跑了,村里人都说我是野种。
>但现在我知道,我也值得被爱。
>就像赵启明说的:出身无法选择,但人生可以。”
赵启明读完这封信,连夜回信,并附赠一把吉他。他在信末写道:
>“亲爱的朋友:
>你不是野种,你是风种下的种子,
>只要根不死,迟早会长成树。
>下次见面,我们一起写首歌吧。”
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时,赵启明兑现承诺,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了第二场“普通人音乐会”。这一次,他邀请了几位通过“逆光计划”成长起来的年轻音乐人同台演出。李小芸压轴登场,演唱原创歌曲《裂缝里的花》,全场掌声雷动。
演出结束已是深夜。赵启明走出场馆,发现刘菲站在雪中等他,手里提着两个保温饭盒。
“怎么还不回去?”他笑着问。
“陪你走一段。”她挽住他手臂,“还记得小时候吗?每次放学,我都想牵着你回家。”
“可那时候我们不认识。”
“但现在认识了。”她抬头望向星空,“而且,我会一直牵着你,走到我们都走不动为止。”
雪花静静飘落,覆盖了街道、屋顶、树梢,也落在两人肩头。远处传来隐约的歌声,是居民们仍在哼唱《破晓》的旋律。
张友站在不远处的车旁,默默看着这一幕,嘴角浮现出罕见的笑意。他掏出手机,拍下姐弟并肩行走的身影,设置成了锁屏壁纸。
回到家后,赵启明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份文档,标题写着:“自传?破晓之路”。第一句话是:
>“我曾经以为,重生意味着忘记过去,重新开始。
>后来我才懂得,真正的重生,是带着伤疤继续前行,
>并让那些伤疤,成为照亮别人的印记。”
窗外,雪越下越大,城市银装素裹,宛如童话。
而在千里之外的疗养院病房里,陈芳枕着枕头入睡,床头柜上放着一台小型音响,循环播放着《给姐姐的歌》。她的唇角微微上扬,像是做了一个温暖的梦。
这一夜,很多人做了关于光的梦。
而黎明,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