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眼前这架图-169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了,除了骨架,基本看不出原来是什么样子。
若是换个行外的领导,在这里看现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看不懂。
李干不同,他可是正儿八经的航空技术专家。
早在985厂试飞队工作的时候,李干其中一个兼职就是飞机设计所的技术员。
飞机都是一脉相通,万变不离其宗。
李干戴着白色劳保手套,一边听长飞厂的技术人员介绍图-160各个子系统技术的研究情况,一边具体看他们的反向研究思路。
对图-160这个战略轰炸机的技术,李干一直在纠结,到底是实际利用起来呢,还是像F-14那样当做技术储备。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无隐身能力的可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未来的前景并不美好,或者说不符合东大空军未来的战略需求。
所以,李干必须得决定,是按照另一时空里的做法,继续在轰-6这个平台上搞改进型,一边用一边改,直到最后字母用光,先让这名老将填补轰炸机的空白。
然后在这段时间里集中资源搞第四代隐身战略轰炸机。
轰-6边改边用,前前后后七十年。
争取来的不仅仅是时间,还节约了大量宝贵的资源,这些宝贵资源集中放在隐身战略轰炸机上,这么做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
战略轰炸机是世界大国国力的完全体现,哪怕是地区强国,也养不起这玩意儿。
如果说,搞歼-10需要投入1块钱,那么搞战略轰炸机就需要投入100块,甚至更多。
当年要不是价格实在太优惠,李干根本不会引进图-160,这玩意儿光是做保养就能让一个县的财政崩溃。
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来,特别资金很充足,不存在需要看钱买菜的问题了,二来则是空军不久将来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最直接的需求就是不久将来的对日作战。
一支庞大的空中战略轰炸力量,是能让美国人冷静下来衡量得失的镇定剂。
而在战术层面,再厉害的战斗机,其载弹量在战略轰炸机面前,那都是小弟弟。
李干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从头到尾详细了解了长飞厂对图-160技术的掌握程度,甚至具体到了生产工艺精度这一块。
用了晚饭后,李干立即召集长飞厂的主要骨干连夜开会。
他开门见山地说,“你们的情况我看了,我需要你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项目启动后,第一架样机多久能生产出来?”
唐昌洪沉思片刻,回答,“李局,最多两年。”
李干没表态,而是接着问,“第二,批量生产100架,就当前的原材料成本,能否把造价控制在2个亿之内?”
总会计师立即提笔计算,末了,摇头回答,“李局,做不到,最少也要5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