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吧?咱们不能务虚不务实嘛,建设资金和大陆方面建设方我会很快筹备好,确保会后就能开始建设事宜。”
大陆这边,是信产部审批,运营商建设。
这件事是大领导点头的,信产部他自然有把握沟通,合规性方面会有绿灯,他几乎不用考虑。
运营商方面,现在移动已经通过合并铁通拿到了固网运营资质,找王总支持一下,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谁来运营,他可以跟老王谈谈再说,老王要是不愿意出钱,他申请一个跨地区VPN牌照来出资和运营也可。
光纤建设,协商起码要一两个月,建设要8-10个月,落实到地得一年了,可以提前做起来。
重要的是,先合作,创造合作共识。
对领导那边,也要有一些动作,表示决心。
需要花钱的事情,他一向是能晚则晚,能花市场上的钱就尽量别花自己的,但铸造阵营这种事得趁热打铁,晚了就过劲了,并且投入力度要逐渐加强。
吴光正也被陈学兵这句话戳中正心。
他接手贸发局以来,不是在孟买成立办事处,就是在中东搞贸易服务中心,搞了一些行业专项计划,也仅涉及珠宝业和影视娱乐,反倒在香港政府一直试图大力发展的科技行业几乎没有作为。
况且这个数码港,当初他是以“为科技正名”的方式加入的,贝沙湾豪宅和数码港商城搞起来以后,这个地方为他带来了利益,也带来了一丝尴尬,被一些人骂为“收租佬”。
在香港,人言赤裸,名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借此改变形象,又拿到那两栋楼的利益,可谓名利双收。
另一方面,霍家掌门人刚在离世不久,葬礼待遇所有人看在眼里,身披红旗,警车开道,堪称香港史上最高规格。
其在大陆受到的尊重,港界人士若有几分资格的,谁不心痒。
陈学兵精心为他布的这个局,他不是猜不到一些缘由,对方是想借此让大陆商界,抑或就是陈学兵自己,在香港打破一些限制,有一番作为。
想借他的名义解决一些质疑。
但这个“陷阱”,他也没什么理由不往下跳。
“陈总既然已经有所考虑,这件事我们贸发局尽量帮你办。”
九龙仓的事,俩人都扯上了贸发局,表示双方都可以为官面上的事不计一些商业代价。
共识已成。
陈学兵爽朗笑了两声:“希望在内地也能跟吴总合作!对了,我们总部已经搬到上海,接下来在上海地产界会有一些计划!欢迎吴总来坐坐,参与参与!另外,九龙仓在成都石羊街道那块地,如果吴总有意出手,我们可以高
价接盘!”
“哦?搬到上海了?恭喜啊!这个月底我刚好要到上海,到时候我和许总一起拜访?”
成都地块的事吴光正并未接茬,因为此刻来看,成都最近的房市经历了元旦后增值税政策风波的横盘,重新有了些上涨的苗头,而且根据观察,增值税是分地分批落地,这暂时应是一块具有价值的土地,它的出让本就应该是
高价,陈学兵的话并不具有太多吸引力。
对方真心想要,谈是可以谈,但不必在电话里谈,可以当面谈,缓缓的谈。
陈学兵也不急,这会拿九龙仓那块123亩的土地,并不划算。
“好啊!欢迎!不过我最近要去一趟成都,跟和黄可能还有下一步竞争,恐怕不会太好看,吴总不会因为李家的关系。。。。有所顾虑吧?我是不想因私废公的。”
陈学兵谨慎地给吴光正打了个预告。
因私废公四个字,其实也用不到他身上,而是点了对方一句。
“呵呵,陈总说笑了,既然是贸发局的公事,怎么会被私人关系影响,何况我们九龙仓也跟和黄有过商业竞争,这些事情,其实不伤筋骨,李生也是个有格局的人,大家都不会为此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