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宰相沈正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这前去金国的和谈的人选。。。。。。”
话音刚落,殿内的气氛便从方才的凝重转为几分微妙的焦灼。
都知道和谈若成,既能免战祸,又能保西境安稳,乃是泼天大功!
二皇子率先站出来说道:“儿臣早年随商队去过金国上京,懂些他们的方言习俗,愿代父皇前往,定能让金国知晓我大乾的诚意!”
五皇子也紧跟着出列,语气里满是急切:“父皇,儿臣去年在互市大典上与金国的礼部尚书打过交道,知道他们谈判时爱绕的弯子!臣愿去,只要能为父皇分忧,为大乾避战,就算多受些苦也无妨!”
两人话音未落,太子已缓步走出人群,他先朝文德帝躬身,再转向二皇子与五皇子,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二哥、五弟,非是为兄要争,而是此事需储君亲往。”
二皇子眉头一皱:“太子何出此言?难道我与五弟还担不起这和谈的差事?”
“二哥误会了。”太子摇头,目光重新落回文德帝身上,“父皇,此次和谈的关键,不仅是稳住金国,更是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儿臣是大乾储君,代表的是父皇的威严、朝廷的根基,只有儿臣亲往,才能让金国明白,我朝对此次和谈的重视,也才能让他们相信,我大乾既有谈的诚意,也有守境的决心,若派其他皇子去,他们难免觉得我朝敷衍,反倒可能狮子大开口。”
这话一出,二皇子脸色微变,却没立刻反驳,他心里清楚,太子说的是实情,可他更清楚,此次和谈若成,功劳足以让太子的储君之位再添一层稳固,甚至可能压过其他皇子所有的功绩。
这些年他在朝堂上经营,靠的不过是处理地方民政的些微功劳,若能拿下和谈这事,便能在父皇面前争得更多分量。
五皇子也垂了垂眼,指尖无意识地攥着衣角,他若能凭和谈之功崭露头角,不仅能让母妃在宫中更有底气,也能让自己在兄弟间多些话语权。
殿内一时静了,只有烛火“噼啪”燃烧的声音。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文德帝身上,连二皇子与五皇子也屏息等着,盼着父皇能改变主意,给他们一个机会。
唯有陈平安,自始至终垂着头,目光落在殿内青砖的缝隙里,像是没听见众人的争执。
他心里反复想着云州的密信,镇西城坍塌大半,守军不足一万,金国十万兵马就扎在边境,就算和谈能暂时稳住,可震后的云州百废待兴,真能撑到夏税入库、兵力调齐吗?镇西城的残兵能不能等到救灾队伍?瓦砾下的百姓还能撑多久?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缠得他心口发紧,根本没心思去管谁去和谈、谁能得功。
“大哥,你不能去!”二皇子终究按捺不住,上前一步急声道,“你是储君,是国家的根本!金国素来不讲信用,万一他们扣下你做人质,朝堂无主,岂不是要乱套?到时候别说和谈的功劳,连大乾的根基都要动摇!”
五皇子也连忙附和:“是啊大哥!要去也是我们去,就算我们出事,也不会影响国本!你留在京中,才能稳住大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