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中的刘坚,知道自己被迫封禁于皇宫内城之中,这样下去,怕是天下权柄早晚要被他的好太子彻底揽了去!
太子府。
刘子陵的太子詹事刚刚送走了前来议事的大臣,向太子禀道:“殿下,今日付御史所奏,告缗令伤民甚重一事,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太子监国的名义,正式废了这一旨意?况且,当此危局,咱们的兵力也有限,不是更应该用在刀刃上,何苦分出来去管那些告缗,让那些喜告密的恶民得势呢?”
刘子陵听他说完,随手从案前的奏疏之中捡出一封。
“你说的可是这一件”
太子詹事接过奏疏,只看了几眼便点头:“正是付御史此议。”
“臣以为,告缗一事,在民间积怨极重,臣恐迟则生变哪!”
刘子陵闻言,微微抬了头看他:“詹事所虑不错。只是,詹事可曾想过,若此时告缗令撤,民怨倒是可以适当的释放了,可届时我眼燕京与大周朝各地郡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太子詹事稍作思索:“陛下之所以会有告缗令发出,为的是阻断民间逃籍之风。那么如若一朝令改,只怕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逃籍风潮。”
刘子陵:“不错。这也是为什么,本宫不仅不会撤此禁令,反倒要切实的要百姓们令行禁止的原因。”
“逃了籍,那便失了民。失了在籍民,失的可不单单是户籍簿上的数字,而是我大周实实在在的赋役人口、财政国力之基!”
太子詹事深深叹了一口气:“殿下所虑甚是!为一国长久之计,民众的流失都是不可承受的,哪怕叫百姓们暂时忍过这一时之痛,待殿下平稳了政局,自会重新还他们一个承平天下!”
刘子陵听了他的这一番话,却显然并不仅仅只为此一点。
他道:“更重要的是,这些逃籍的百姓,他们想要去的地方,也是本宫决不能容许他们离开的原因。”
太子詹事当即会意:“西关郡,西关小侯爷。”
刘子陵颔首:“子晔已然是不可忽视的雄踞一方的真正霸主,此时若在本宫与父皇角力之机,使四方生民大量流入西关。只会让本宫今后平西关的难度,更进一步的加大。本宫岂可放任自流。”
太子詹事听到这里,更是连连点头。
西关无疑是太子在取得高殿皇位之后,头等的心腹大患。
他道:“太子殿下所虑皆为国家稳定之大计,付御史只一心想要为受了一时之屈的百姓说话,臣也只单单看着眼前的局面,到底还是目光过于短浅了!请殿下恕罪!”
刘子陵淡淡一挥手:“你提出这件事,并不是完全不合时宜。”
他缓缓道:“虽则本宫不欲放民自由出入,却也不能不考虑这样下去会不会生出变故。当于民心预以安抚。”
“你去,发出公告,开太子府私库,对燕京内外因告缗令而生计难以为计的百姓发放粮米布匹,为他们请医问药。再告令各地州郡刺史,对这些被告的家属预以抚恤。”
太子詹事闻言,双眸一亮。
“殿下英明!臣这就去办!”
恰好也是在这时,大周朝境内风靡一时的民谣,传入了燕京城内。
那些不得外出迁离的百姓家户儿女,在街边嬉戏,各自都唱着:
“西北天高女娲来,黄土生金凤凰开。
天边闪过紫霞光,女儿登基坐龙台。”
小孩子们还沉迷于角色扮演,每次都会选出来一个女孩子来,头上带上草编的花环,后屁股坠一条尾巴草当蛇尾,在一众小孩的簇拥下,坐在高一些的石头或者木桩上,接受他们的跪拜。
大人们也知道他们小孩子在玩的什么。
若在以往,兴许觉得这歌谣和游戏似乎有些危险。
但这一次大家似乎都清楚的知道,这一曲歌谣背后可能代表的涵义。也就都默契的,允许了孩子们的疯闹。
女娲转世,女儿登基。
西关小侯爷本为女子,这也可是燕京朝堂今年才公开的消息。
这其中究竟包含着什么指代含义,傻子都联想的出来!
人们不敢在皇城与各地官府的眼皮子底下,公然的谈论,却无不暗暗地,在游荡的地带,纵容和推动着这民谣的传播。
娲皇转世,所以这大周的天,终于要变了吗?
第100章
数日前的西关郡。
刘子晔在兵营以全新的身份亮相,等池牧的伤稳定下来,就启程回了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