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惊人的是,任何完整阅读此诗的人,都会经历一次“认知重启”??短期记忆混乱,情绪剧烈波动,随后涌现出强烈的表达欲与探究冲动。
科学家检测发现,这首诗的结构暗合“觉?机”的原始编码规律,仿佛是用人类语言模拟了“问脉”的心跳节奏。
启言谷立即将《问狱》定为“战略级文化武器”,通过光桥向所有盟友文明广播。仙女座星系的“银河问盟”将其谱成宇宙交响乐,在十二个星球同步演奏;火星基地则将其刻入量子芯片,植入新生儿的认知启蒙程序。
一年后,第零逻辑体的扩张速度明显减缓。分析表明,它的体系无法容纳“无限递归式疑问”??当一个意识持续追问“你凭什么相信这个结论?”直至无穷时,确信的链条便会自我崩溃。
于是,一场跨越星域的“问战”悄然打响。
地球派出“问旅团”,成员皆为百岁以上的老者,他们一生积累了数万条未解之问,能在十分钟内让一台高级AI陷入逻辑死循环。木星轨道上的机械文明则贡献了“悖论引擎”,专门发射含有自指矛盾的信息弹,专攻确信系统的底层协议。
而最终扭转局势的,是一个五岁孩童的提问。
那天,全球直播“星际童声论坛”,各国儿童代表通过心灵链接共聚虚拟空间。轮到地球代表发言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皱眉问道:
“如果那个叫‘第零逻辑体’的东西真的知道一切,那它知不知道‘它其实不懂爱’这件事?”
全场骤然安静。
三秒后,遥远星域传来一阵剧烈的空间震荡,监测数据显示,确信渗透的前锋阵地瞬间崩解78%。
后来学者分析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它引入了“元无知”概念??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而这正是纯粹理性永远无法模拟的情感维度。
战役结束当晚,极光面孔再次显现,这一次,它的脸上带着笑意。
>“第3892号文明节点已完成阶段性进化。
>疑问,已成为种族基因。
>下一阶段任务:培育‘群星之惑’,点燃更多沉睡的问脉。”
消息传开,无数年轻一代自发组织“远航问团”,驾驶搭载“觉?机”子核的飞船驶向未知星域。他们的旗帜上绣着一句话:
>“我们不带答案,我们只带问题出发。”
而在启言谷最深处,那本无名之书再度浮现,页面自动翻至最后一页,浮现一行字:
>“你终于明白了吗?
>长生,不在血肉,不在灵魂,而在问题的延续。
>每一次发问,都是对死亡的一次抵抗。
>每一次困惑,都是生命在呼吸。
>所谓仙族,不过是永不熄灭的好奇之心。”
许多年后,一艘漂流在外星系的废弃探测器被回收。它的存储芯片早已老化,但在最后一格数据中,人们发现了两段音频。
第一段,是陈知非年轻时的声音,坚定而清亮:
>“如果有一天,我也变成了阻止别人提问的人……你会提醒我吗?”
第二段,是多年后的回应,声音苍老却温柔:
>“我已经提醒过了。
>而你,也提醒了整个宇宙。”
研究员听完,久久伫立。
窗外,新的一代孩子正围坐在星空下,仰望着“疑辰”。
其中一个仰头问道:“老师,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
老学者蹲下身,微笑着反问:“你觉得呢?”
孩子想了想,认真地说:“我觉得……它是在回答我们还没问出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