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三兄弟走了,田稼轩归家先去看她娘,他妻子齐氏抱着他们的孩儿也在他娘屋里,他到的时候婆媳俩正在说话。
齐氏笑道:“刚才丫头进来送水,说远远看到夫君在路口跟罗家人说话?”
田稼轩抱起才满月的儿子,笑着嗯了声:“过几日就要修官道了,我看罗大哥他们报名积极,好奇问了问。”
白氏道:“祁王府厚道,找人干活还给钱,谁不愿意去?”
田稼轩一边哄儿子,一边不紧不慢道:“按照原来商议的法子是没有工钱的,还是王妃说,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又说官道修起来后各家商队、商铺都用得着,叫他们先交钱充作百姓的工钱,等商队建好了,各家商队走官道时再慢慢抵扣。”
“安安名下也有商队,安安交钱了?”
田稼轩
点点头:“王妃带头交了一万两银子。”
齐氏惊了一下:“真交了一万两?”
“嗯,除了王妃外,孟家、袁家、胡家等几户人家都交了一万两银子,松江城里其他商户交上来的也不少。”
田稼轩笑道:“像孟家、袁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他们肯出这么多钱为的是给王府示好,松江城里各家商户愿意交钱,完全冲的是王妃的面子。”
白氏笑道:“安安嫁给王爷前就是药行的行首,安安这些年做买卖积累了不少人脉,人家信她,才愿意多给银子。要不,就是官府催促,也就是应付了事罢了。”
“娘说得是。”
怀里的奶娃娃哼哼起来,田稼轩抱着儿子在屋里转来转去也没用,还是齐氏伸手抱过去,她轻轻拍了拍,孩子就乖了。
田稼轩气得捏捏儿子小嫩脚:“怎的在我怀里就闹?”
齐氏温柔笑道:“夫君在外忙,孩子少看到你,等以后熟悉了就好了。”
八月二十一齐氏生孩子时田稼轩跟王府告了假,一直在家等着儿子出生,后头齐氏坐月子时田稼轩忙碌起来,一个月都难有几日着家的,孩子满月宴他也只在家留了一晚上。
这不,秋收忙完了,又要修官道,王妃明摆着要提拔他,他的顶头上官还是顾叔,肯定要用他,他的差事少不了,就别指望他能日日回家了。
一家人商量后,白氏干脆带着儿媳孙子回村里住着,村里的宅子建的宽敞,火炕也修得宽,村里不缺柴火,保管不叫孩子冷着。
田稼轩无奈道:“以后我尽量常回来。”
白氏嘱咐儿子:“你爹说了,你现在正是往上走的时候,别太惦记家里,你媳妇儿儿子有我照看着,你在外只管好好跟着你顾叔做事便是。”
田稼轩自然知道前程重要,他道:“娘,我知道,我也是抽空回来看看你们,明儿一早我就回去。”
齐氏和夫君对视,齐氏不好意思低下头。
田稼轩嘴角微翘,扭头对白氏道:“娘,您带着大郎,我和卉娘有话要说。”
“你们夫妻去吧,孩子只管交给我。”
齐氏不好意思地把儿子放到婆婆怀里:“辛苦娘了。”
齐氏接过孩子,笑道:“许久不见了,你们夫妻也一块儿说说话。”
“哎,谢谢娘。”
夫妻俩出了门,田稼轩脸皮厚,拉着妻子往他们夫妻的院子里去且不提。
隔日一早,天色微亮时田稼轩就骑马进城,他到衙门时衙门里已来了几个眼熟的大人。
“小田大人来了,快去点卯。”
田稼轩见他们在写什么文书,点卯后,边走过去边问道:“张大人,这是写什么?怎么用这么大的红纸?”
年纪一把的张大人笑道:“你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田稼轩走到桌案前,见张大人正在红纸上挥笔写交了钱的名单,排在第一的就是王妃名下的顾氏商队。
“这是要张贴出去?”
“要张贴,昨儿傍晚你才走,周长史就来说了,王妃说为了建这条东出的官道咱们松江城上下一心,不管是出力的还是出钱的,咱们都要平等对待。”他老人家说话时胡须一颤一颤的,分外有韵律。
又有个点卯的大人凑过来,笑问:“出钱的贴红纸,出力的呢?”
“这个么,要等到官道竣工那一日,到时候在官道上给百姓们建碑,叫王爷亲自写碑文。”
啧,到这儿就不用说了,大伙儿都知道王爷和王妃对这条官道有多重视了。
“哟,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