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雪归’身上的衬衫被雨水打湿了一小截,‘他’的手臂流畅,握着伞的手指修长有力,像是精雕细琢的玉石,在幽暗、雷声作作的暴雨天,温吞地沁出光彩。
‘他’眼里含笑,冲教导主任颔首。
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教导主任复杂的心理状态,‘他’轻声说,“下雨天,自行车不方便,还是开车接送合适。”
“就是堵了会儿车!”
苏尧一应一和,默契地接上了‘裴雪归’的话。
教导主任笑了。
“行,快进去吧,你要迟到了知不知道?”
‘裴雪归’帮忙拿着书包,另一手还有件东西,教导主任这才意识到‘他’要陪着进校园的原因:应该是怕苏尧下雨天冷,特意多带了一件外套,放在半透明的塑料袋子里。
教导主任目送着他们进校,过了十多分钟,‘裴雪归’打着伞,在一片浩瀚细密的雨丝中,踱步走出。‘他’的身量挺拔,如同青竹,在暴雨雷声中熠熠生彩。
路过保安亭。
教导主任把‘他’喊住了,说起这几天‘他’没接送苏尧上学的事:“都没见着你送苏尧来上学。”
不是抱怨的口吻,更像通知老师很信赖的家长那样,告知孩子这几天在学校干了些什么,有没有做坏事,平日表现如何。
这种很稀奇的“家长学生一体机”的感受,让‘裴雪归’不动声色地弯起嘴角。‘他’与教导主任寻常地多聊了几句,甚至还聊到了今年刚出的新款车——校门口那辆,适不适合家庭出游等等。
末了,‘裴雪归’解答了教导主任的困惑:“平时开汽车不方便。”主要是其他‘人物卡’没有驾照,万一被拦下,那就糟糕了。
以及,麒县的交通还是更适合用自行车或电动车。
说来道去,还是自行车最方便。
这个解释让教导主任能够接受了,他点了点头,“以后雨天还是开车送孩子吧。”
“万一把孩子淋湿了感冒,那可不好,”保安插入对话,“我记得嘞,苏尧,响当当的第一名,可别把小状元弄生病了!”
‘裴雪归’哑然失笑。
教室里的苏尧托着腮,听周忱瓷抱怨今天下雨天,她妈妈小电驴接送时,把自己浇了个透。话刚说完,苏尧高高兴兴地从塑料袋里取出多给周忱瓷准备的外套:“喏!”
周忱瓷眼睛瞪大。
然后,她搂着她,下巴搁在她的肩窝,感动得要掉眼泪了,“我的好尧尧!”
苏尧笑得眯起眼,她眼睛弯弯,月牙一双。
邬筱也被她们的情谊感动了,她看着俩人搂了一会,快上课时,对苏尧小小声说:“你们感情真好呀。”
苏尧捧着脸,接受了邬筱对她、周忱瓷的友情评价,与此同时,她好开心,为自己雨天给周忱瓷提供了有效帮助而欣喜。
她得意得像是身后有条尾巴狂甩。
邬筱看着她,悄悄地笑了。
“真可爱。”她小声说。
第44章
初二的第一次月考。
多了一门物理科目的新学期,备考时间更紧张了。
考完以后,初二3班的学生们开始疯狂对答案。
邬筱问苏尧数学的最后一题答案,得到和她一致的数字后,松了口气:“我和你算出来的答案一样!”
她少见地雀跃起来。
前后桌都以苏尧的答案为试卷的标准答案——初一的数次大考让他们对苏尧的答案深信不疑。
苏尧很少在大题上丢分,她的解题思路和标准答案一致。
有时还会另辟蹊径,让数学老师在讲题时大赞:“这个解题思路我和年段其他数学老师聊过了,非常好!完全可以当做另一种标准答案!”
她的数学成绩稳定在145~150分,扣分点很少。
考完试后,班上同学有想要对答案的,只要扭头问问苏尧的答案是多少,就能估算出自己哪道题的对错。
此次月考,物理老师高岳同样紧张,他颇有点初二学生迎接新科目的局促慌乱,和年段另一个物理老师(一个物理老师负责4个班的教学,初二一共8个班级)评着盲卷,时不时在想自己手头这份大题都不会写的卷子会不会是自己教的学生……想着想着,卷子评完,拆开用以不记名的封条,逐一登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