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空枝照影衔霜落 > 窈窈若阶前明兰亭亭恍林间修竹(第2页)

窈窈若阶前明兰亭亭恍林间修竹(第2页)

可若提至此中佼佼者,王城之内莫有不道商徴苑者。

商徴苑乃都城中首屈一指的乐坊,平素由苑主亲入国中各地寻访乐人,其内师者此前或客居寺观、或流连孤山、或匿隐于野、或潜身高院,悉皆为苑主揽收至此。且其所侍者,不在王侯将相,亦非名流权贵,实乃切通音律、得感曲意的雅韵风流之辈,上可至长王子骥,下能达寻常人家。

然陈王姬琚虽非那等喜好丝竹之人,却亦自宫人同官眷们口中闻得商徴苑奇名,心向神驰日久。

此番正值生辰,又恰逢及笈之年,王姬琚便于私下里前去长王子黎骥宫中央他代为邀那商徴苑中的乐师们入宫奏一曲,只一曲好令她得领仙乐之姿即可。

却因商徴苑立规于前,且自来不为权势所折腰,故而黎骥于此事间原是推拒了的。

孰料黎琚日日寅时六刻便于他殿外候他起身,可一见他竟又片语不言,径只圆睁着一对沁水盈眸望向他。

此般未出五日,黎骥便委实持维不住原立之则,继而于后一日午间暂理罢政务得闲小憩一番之际,微服出了宫中去往商徴苑见其故交。

********

言及此故交者,黎骥同其确是存了几许渊源。

彼时适逢冬月,陈国境内却无端连落了一月的雨,而距王城不过百余里的丹华城则因着东临济水之故,水患陡生,沿畔民房、农地淹覆殆尽,城内亦已告急。

如此灾患之下,极易酿生疫病,是故自国君闻悉此事伊始,便立时传召议事大臣入宫商讨赈灾事宜,最终决意由长王子骥携一应所需亲赴丹华城相料。

尔后约莫过了一月有余,黎骥治水有方、亲闲百姓的佳名先其一步传回王城,国君闻之大悦,立时便着令备下筵席以候归音。

黎骥回宫翌日,甫一上罢早朝便匆匆回至殿中用了些早食,继而并未携任一随侍便独身前往魏相府中同其嘱代丹阳后续复城事宜。

然二者相谈未及过半,廊上便有仆侍来禀,道是府外有一女子携着先生手信前来到访。

先生。。。。。。是为何人,缘何骤闻此名便引得魏相朝着己身连连告罪,尔后旋即随侍去往前厅一见。。。。。。

彼时黎骥虽惑疑非常,却未作多思便迤迤然起身循径同往。

待得行至厅中,但见来者窈窈若阶前明兰,亭亭恍林间修竹,虽得一席尘沙裹覆素裳,却终难掩潋潋清姿。

魏明书自其手中接过那封书信,尔后细览起来。

旁侧始自默立无言的黎骥朗晰得见魏明书执信之手从心绪不宁引发的轻颤至觉明无甚扰事的渐平。

“既是先生所托,莫不若汝便留于这相府中,随侍夫人左右罢。”魏明书如是道。

“大人慧善良达,此举无异恩同再造,但求恕民女不知惜重之罪,自请入商徴苑中。”

那女子闻罢垂首揖礼敬言道,其虽语若此,然微微露出小半侧的面容上却并无半分错惜之意。

原便是无甚相关之人,于先生而言亦不过是举手相助,况那商徴苑之名,魏明书早前便有所耳闻,确是个清流之地,既她恳愿,也便立时应允了。

受所重之人相托,于此相府之中有所傍依,这般相宜之事她竟若此般明意回绝,甘入那无依之地过活,黎骥不由于其另眼相看,心下亦悄自叹服。

后又三月,阳春及至,满城卉芳争妍。

一日黎骥将将理罢政务,原欲前至城外山亭中赏览春光,孰料甫一出了宫门即逢遇恭王世子,风风火火便拦下了他的车架,哄得他不得已改道商徴苑。

“王兄王兄,今次奏乐之人乃是近来商徴苑炙手可热的乐师,听闻方入未久呢,你可知这两个席位我是如何自一众夺争者中杀出重围的。。。。。。”

恭王世子仍在喋喋自语,黎骥却已无心闻答。

默然垂立的帏帘底下,一方似笋竹般的清影蓦地破土而出,继而渐次向上攀生、植长。。。。。。

过不了几息的功夫,一支亭亭风竹便赫然呈立于前。

是你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