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们与风味酒楼和四季客栈是有白纸黑字的契书的。”
“那又如何?”
“我们就不能违约,不然赔付不起,即便人家放过我们不用赔付,在这方寸之地我们也是活不下去了,不会再有人敢和咱有生意往来。”
听到这,傅梓楠倒是有点被吓着了:“那,那需要我做什么?”
“你得帮着何姨奶奶一道盯着,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误了这两家的事。再有赵家,是这桐坳县根深蒂固的大户人家,我们也是得罪不起的。”
“知道了,就是得风雨无阻,保证把笋送到这三家去。”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家中人多事杂,就怕她们一时犯糊涂顾不上这头,所以你和梨幼得一起帮着何姨奶奶把这事做周全。这三桩生意,既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刀。”
“懂了,我会时刻警醒着的。”
该交代的就交代清楚,傅则萦也算是暂时放下心头之事。
既然炭还没烧成,两人只能打道回府。
她俩回到破庙时,只见挖笋之人也悉数返回。
这回去的人多,用时不久,倒是挖回比上午更多的笋。
“这怕不是有百斤哦!”茹姨娘看着几近塞满的两只箩筐,再加上上午带回堆在地上的,可不是有那么多。
傅则苗和傅则萧几个姑娘家提回的篮子里,估摸着也有个十来斤。
彭氏见众人一口气挖回这么多,心中也是叹气。
她上前与茹姨娘说道:“我们每日都要与人送上五六十斤的笋,你看你们日前挖笋之地能支撑个多少日子。”
“那边连着三四个山头都是竹林,地面到处都是冒出土的冬笋。不过每日五六十斤,单就我们自家挖的话,也能有个把月吧。”
何姨奶奶沉吟:“可现村里已有人也挖笋进城卖,那那处便不会再只有我们家。”
傅则萦倒是想得更透彻些:“大家可还记得我第一日进城我们冬笋卖了多少?”
朱氏立即说道:“五斤的样子。”
“村里人家,多是淳朴之人,并不擅这买卖之事。即便他们也跟风做了,估摸着每日也就我们最开始的那个成效。”
“可今日莫家小哥可没多久一口气就卖了二十来斤啊?”彭氏反驳道。
一听这,其余众人更是心惊,心头笼上一层阴霾。
傅则萦轻笑:“可是能有几个莫吉黍?就像我们家,若不是梨幼,我们每日能卖出十斤吗?”
傅则萦这句话醍醐灌顶,众人一下想明白过来。
她们是放不下身段,平常百姓之家却也是难以突破自身日常习性的束缚。
虽说不同的缘故,但是都是一样的结果。
何姨奶奶和彭氏更是想到了摊子边上的庄家小夫妻,即便日常进城卖菜了,也没梨幼那股机灵劲。
如此,她们也更信服傅则萦的论断。
“所以,众人会去挖笋来卖,但是行动之人不如心动之人多。”彭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