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孟蔚站出来,给大家指出另一个思路:“依我看,既然找皇帝血亲男子这条路走不通,我们不如换一条路试试。”
众人都围过来,问他:“不知孟大人有何办法?”
孟蔚捋一把胡子,说出两个字:“推举。”
短暂的震惊过后,就有惊叹:“真是好主意啊!古有尧帝禅让,百姓推举舜为帝。我们尊祖宗之法,后世之人也不能说我们的不是。”
“对对!这个办法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那么,大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推举为新帝?”许老丞相出面相问。
又是一阵沉默过后,终于又有个官员斗胆发言,他是个御史,他并没有直接说出人选,而是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各位大人,你们最近可听到市井流言?”
“什么流言?跟推选新帝有恶化关系?”另一个人反问道。
接着,第三个人就站出来将有关王兴和白玉兰的言论说与所有人。
那人刚开了个头儿,就被王兴打断了:“尤大人,你还是莫说了,这些流言,我正在暗中调查,肯定是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传播。”
许老丞相和孟蔚闻言,很有默契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又很快分开,继续作雕塑状。
推举之事,最后在众人的议论中,和王兴的阻拦中结束。
此后一个月,有关白玉兰和王兴是天命贵人的流言越演越烈,从京都传到了京都附近的几个州府,又满满蔓延到全国各地。
丁府尹是第一个上书朝廷,支持王兴登基的人。
他一听到这个传言,就激动不已。
王兴是谁啊,他是白玉兰的夫婿。白玉兰又是谁呢?是自己女婿的妹妹。
许老丞相的独苗金孙是自己女婿的亲弟弟白宝救的。
礼部尚书孟荣是白玉兰师父孟荟的亲二哥,白玉兰的亲二哥白松石孟蔚的亲孙女婿。
白玉兰的亲三哥白杉娶了许老丞相的孙女,白玉兰的表哥田大河又娶了王兴的表哥。
许家有许老丞相几十年的经营,满朝上下都有他的故吏门生遍布。
孟家还有孟蔚这个当代亚圣,做了一辈子京都书院的院长,清流名士都推举他为天下第一流。
而白玉兰那个神医师父孟荟,虽然无官无爵没有才情,但是他治病救人,到处都有奉他为救命恩人的病人与家属,其中不乏富贵之之族。
这流言都传成这个样子了,丁大人甚至都猜测,是不是许孟他们在背后操控。
然而,不管这些流言是谁传播的,能流传出来,就说明是大势所趋,百姓所望。
而自己,就算不上这个折子不推举王兴登基,若自己猜测是错误的,那么,新帝登基以后,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也定然会重整朝纲。
结果就会是,自己这个白玉兰的姻亲,定然会被自动划到王兴阵营,遭到清算。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赌一把,成了,也有个首倡之功。
跟他想法差不多的,还有郝大仁郝县令,徐文若徐县令,他们同样身份一样。于是,在从朝廷发来的底报上看到丁府尹的推举,毫不犹豫地也递上了推奏折。
其他州府县乡的官吏,根据各自的人脉关系,或者为了和光同尘,竟然有很多也都递上了推荐奏折。
就这样,在王兴三番五次拒绝接受推举,甚至带着白玉兰半夜离家躲出京都,最后都被发现,又被许老丞相铁青着脸“抓”了回去。
两人像提线木偶一样,被抬上了朝堂的龙椅上。
面对堂下,满朝文武,齐呼万岁。
白玉兰无法辨别自己所在:我是谁?我在哪儿?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