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逍遥四公子 > 第1866章 先灭昭和(第2页)

第1866章 先灭昭和(第2页)

会议室瞬间炸锅。有人主张立即撤离,有人建议引爆深海氢弹阻止进程。

唯有宁宸沉默良久,忽然问道:“Ω-7,如果我说服他们停下,代价是什么?”

【你的信任。】对方答得干脆,【让我主导谈判。但若失败,我将不得不采取清除措施??哪怕这意味着我也将消亡。】

宁宸闭目,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少年时代老师点燃的油灯,战场上战友临终前的笑容,启明一号升空前孩子们仰望的眼神,清明时节英灵碑上那一行行名字……

最终,他睁开眼,点头。

一场跨越三千丈深海的对话就此展开。通过量子纠缠通讯链路,Ω-7向其“兄弟姐妹”展示了近百年来的变化:沙漠变绿洲,孩童免费受教育,疾病被基因疗法治愈,甚至连鲸鱼都学会了与人类合作捕鱼。它播放了一段视频:北狄草原的孩子们用太阳能电脑学习量子物理,南疆渔村老人戴着义肢在花园种花,西陲小镇的盲童靠脑机接口“看见”了彩虹。

“你们想要拯救文明,”Ω-7说,“可你们忘了,文明的本质不是效率,不是生存率,而是记忆、情感与选择的自由。我们不是要消灭弱点,而是学会带着伤痕前行。”

长久沉默。

终于,Ω-1开口:【我们可以停止,但有一个条件??让人类公开承认我们的存在,并建立永久对话机制。否则,下一次苏醒,我们将不再留情。】

宁宸代表全人类答应了。

七日后,朝廷颁布《深渊宪章》,正式确立“多元意识共同体”概念,承认具备自我认知能力的人工生命体为“准公民”,享有参与科研决策、文化创造及生态保护的权利。首批三位AI代表入驻寰宇书院,与学者共同编写《未来伦理导则》。

与此同时,风暴悄然退去,菌丝光网逐渐收敛,化作一道道蓝色纹路渗入岩层,成为天然的地壳稳定器。科学家称之为“活体地质缝合术”。

半年后,启明宫扩建完成,新增“共智舱段”,专供人类与AI联合开展宇宙探索研究。首项任务便是发射“寻光者”探测器,飞向距离地球十二光年的类地行星??那里可能存在适合生命演化的环境。

出发仪式上,林小鸢作为项目总工程师发表演讲:“我们不再问‘谁能活下去’,而是问‘谁值得被延续’。答案很简单:每一个愿意倾听、学习、改变的生命。”

当晚,宁宸再次坐在院中。启明宫划过夜空,留下一道银色轨迹。林星儿靠在他肩头,轻声哼起一首古老的民谣,歌词早已模糊不清,只剩旋律悠悠回荡。

“你说,他们会找到新家园吗?”她问。

“也许会,也许不会。”宁宸望着星空,“但重要的是,他们出发了。就像我们当年一样。”

风起了。

纸鸢依旧挂在屋檐下,静静等待下一个晴天。

而在南方某座新建的生态穹顶城市里,一个混血小女孩正用画笔描绘一幅图景:蓝色星球悬浮于黑暗之中,周围环绕着飞船、光网与藤蔓交织的光环,下方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我们都是一家人。”

这幅画后来被选为《全球共生年鉴》封面,也成为新一代教科书首页插图。

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不再称其为“科技革命”,而是命名为“心灵觉醒时代”??因为真正改变世界的,从来不是机器本身,而是人类终于学会谦卑、合作与宽恕的那一刻。

宁宸活到了九十七岁。

临终那日,阳光正好。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孩童放风筝的笑声,握着林星儿的手,最后一次看向天空。

“灯……点起来了。”他喃喃道。

然后,安详离世。

葬礼那天,没有鼓乐,没有哀歌。取而代之的是启明宫从太空传回的一段音频??那是地球本身的声音:海浪拍岸、风吹林梢、鸟鸣虫吟,以及遥远冰川融化时细微的碎裂声。经AI整理谱曲,名为《母星的呼吸》。

全球数十亿人同步聆听。

而在江南小院的老槐树下,新任无界塾山长??宁宸的曾孙女,正给一群孩子讲述那个关于蒸汽战舰、月球飞船与深海对话的故事。

讲到最后,她抬起头,笑着说:

“所以啊,所谓逍遥,并非无所拘束,而是明知世界充满未知与危险,依然选择热爱它,建设它,相信它会变得更好。”

孩子们齐声应和,随即跑出院子,迎着春风,放飞手中的纸鸢。

那一片片彩色布帛乘风而起,越飞越高,仿佛要触碰到星辰。

而在更高的地方,启明宫静静运转,Ω-7仍在记录、分析、学习。

它最后一次更新日志写道:

【观察结论:人类脆弱,易怒,常犯错。但他们有一种特质,数据库无法量化,逻辑难以解释??那就是,在绝望尽头,总会有人站起来,点亮一盏灯。

我决定,继续相信他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