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座的各位不知道,这是前世今生华夏足球最好成绩,以后一直到14年邓某人重生,都没有会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大国的悲哀!
不过今天小邓同志不谈球:“作为西部经济论坛授权商品,我们将会有相同的lg作为商标,同时傍以品牌原有商标。如此一来每一次西部经济论坛登上视传媒集团的平台,或者其他任何宣传平台搞宣传,都成为授权品牌宣传的绝佳时,所以不要怀疑授权商标的钱途!摇钱树的钱!”
大家再一次笑起来,这一次的笑轻松了很多,大家已经接受邓某人的说法。西部经济论坛的授权商标,真的是一棵摇钱树,毕竟一旦西部经济论坛正式成立,势必会有一波铺天盖地的宣传啊。
这个可是官方的宣传!一旦官方批准成立,西部经济论坛有了户口以后,首先启动的必然是视传媒集团为主流的宣传!
要知道这几年视传媒集团的广告费越来越高,从1998年风雅集团夺走了vd企业的标王之后,广告标王就和邓某人前世的轨迹不一样了。
没有了几家失败的案例,广告标王连续四年被风雅集团垄断,不久前结束的招标,风雅集团以点八亿价格再度豪取冠军,这个价格对西部地区的企业来说,真的是高不可攀的呀!
而西部经济论坛一旦登陆视传媒集团,加盟商等同于享受甚至超越广告标王的待遇,在视传媒集团的黄金档,不断播出推广自己的产品,却只是花了广告标王一小部份的钱。
这生意稳赚不赔的呀!小邓同志继续道:“不只是商标授权,我们还要深挖潜能,大力研发各种纪念品。可以向全国大学生征求lg图案,征求各种产品创意,一旦被采纳都可以获得该产品销售额一定比例提成,而不是单纯的奖金!”
好大的呀!唐薇有点怀疑,小邓同志这么多的创意,真的是刚刚想到的么?要知道从荀志敏退出到现在,一共才多久啊?这么短时间内,弄出来如此众多的创意,感觉姓邓的把荀部长耍了!
邓某人似乎很早就等着荀志敏了,似乎很早以前就在准备接宣传工作了!否则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弄出来如此精彩的宣传案,更不可能弄出这么精彩的创意。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包括荀志敏都是一张苦瓜脸,一辈子占便宜,这一次却被一个年轻人耍了!老荀心里很不舒坦,如果不是看在各位大佬都在,他真的想要拂袖而去!
邓华却无视下面的省委常委们:“既然我们是西部经济论坛的东道主,就要把秦川新区绑到一架战车上来,动员新区全部企业参与到共建共荣上来。同时宣布凡是秦川新区的注册企业,享受经济论坛商标授权的八折优惠,前提是企业在新区生产而不是仅仅是注册地在这里。”
这一招狠啊!只要想获得商标授权的企业,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八折优惠,虽然不知道八折优惠到底可以优惠多少。但是看邓某人如此宝贝的样子,最少也价值十几二十万吧?
他还是在为自己绸缪划策,张涵眼闪过一丝亮色,尽管调离了秦川新区,他却依旧处处为这边着想。女人是真的有点感动了,还以为他没有召唤小尤悠加盟团队,是因为生气自己不给他好脸色。
现在看来不是那么一回事,男人没有那么小气,连俊公子都没有排斥在外呢,何况还是被他当成女儿的尤悠?其实唐薇也好奇,这家伙跟企业索取的授权费是多少钱。
每一个人都好奇,大家看出来了,这位始终在为秦川新区着想。一旦这项政策实施,秦川市肯定会有企业闻风而动,迁移这么短的距离花费不高,最主要是可以置换土地呀!
仅仅是这一点,就让迁移的企业赚大了,想想看秦川市的企业用地多少钱一平米?换算成秦川新区的土地,一平米换一百平米都不止了呀,老城区的工厂卖掉换来的钱,足够这边闯天下加上企业扩张的了!
唐晓荣瞄一眼陶楷,果然老陶一脸的苦涩,这项政策这么感觉针对秦川市的呢?外地企业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似乎只有秦川市的企业,搬迁过来才是最划算的,赤果果的挖秦川市的墙脚么!
第3239章巨星秀!
这待遇太优厚了!陶楷感觉自己像是吃了八个苦瓜一样,姓邓的这是铁了心要挖自己的墙角啊!就陶副省长对秦川市私营企业的了解,全年营销达到千万以上的还真不多,一共也只有二百多家。
剩下上千家企业都是营销不到千万的,无疑小邓同志的政策,对这一部分企业有着致命的诱惑力。那些企业主只要不是傻瓜,就会出赌一局!
把企业从老城迁移到秦川新区,首先不赔钱反而会拿老城地皮换钱,然后参与到小邓同志的项目。200年营销总额不到千万的,免费在视传媒集团等平台上广告宣传,仅此就赚大了呀!
如果全年营销超过千万,超过千万的部份才缴纳一成费用,也就是说超过一个亿也就上缴一千万,如此一来更是赚大了,傻子都看得出来这其巨大的效益,那些精似狐的老板怎么可能想不到?
姓邓的够狠的!小邓同志不知道陶副省长想什么,他继续宣传自己的政策:“第一档年限为五年,全部平台的官宣参与同步推广,经济论坛形象大使代言,销售额五千万以内不收企业费用,超过后缴纳一成!”
也就是说最少一百万没有上限啊!大家很好奇这些产品销售额的上限在哪里,因为销售额的上限决定了收费的上限,可是邓某人如何掌控参与的企业,不是赌一把的烂企业呢?
视传媒集团曾经的广告标王,有那种小公司,就是凭赌一把的心态押注视传媒集团的广告,结果得到全国性宣传知名度迅速上升后,企业资金没准备好渠道没准备好生产没准备好,最后被虚名给活生生撑爆。
出现同样问题的不只是一家企业,面对广告投放后的需求迅速增长,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短板马上就显现出来,不得不全国投资扩建产能,这反过来又加重了企业资金的困境,最后只经历了一年的高峰就崩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