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8章
安和楼案了结的圣旨颁下不过三日,京城内外便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些读书人,那可都不是吃素的。
尤其是,读书人闹事根本不怕朝廷。
最先沸腾的是国子监。监生们聚集在明伦堂前,慷慨陈词,痛斥朝廷处置不公。
接着是翰林院,那些饱读诗书的学士们联名上书,直言安和楼崩塌非秦大虎一介主事所能为,背后必有主谋。
朱兴明坐在乾清宫内,面前堆满了来自各方的奏疏。他随手翻开一本,是国子监祭酒呈上的万言书,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陛下,”刘来福小心翼翼地上前:“首辅张定求见。”
朱兴明揉了揉眉心:“宣。”
张定缓步而入,目光如炬。他躬身行礼后,直言不讳:“陛下,安和楼一案,朝野议论纷纷,若不给出一个交代,恐失天下士子之心。”
朱兴明冷笑:“朕不是已经给出交代了吗?秦大虎贪污工程款,工部尚书监管不力,均已处置。还要朕如何?”
张定抬头,目光坚定:“陛下,秦大虎已死,工部尚书罢官,但安和楼建造耗资百万,其中巨额款项去向不明。若不能查明真相,严惩主谋,如何服众?”
朱兴明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张爱卿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张定躬身:“臣不敢妄言。但为江山社稷计,陛下当彻查此案,无论牵扯到谁,都应依法处置。”
朱兴明目光一冷:“即便牵扯到皇室宗亲?”
张定神色不变:“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朱兴明猛地拍案而起:“好一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张定,你这是在逼朕吗?”
张定跪倒在地:“臣不敢。臣只是尽忠职守,为陛下分忧。”
朱兴明在殿内踱步数次,终于长叹一声:“你退下吧,朕自有主张。”
张定离去后,朱兴明独自在殿内沉思良久。他知道,张定所言非虚。安和楼一案若不给出一个合理的交代,这些读书人势必没完没了。
但真相牵扯到太上皇,若公之于众,皇家颜面何存?
“刘来福,”朱兴明忽然开口,“宣国丈周奎入宫。”
周奎接到宣召时,正在府中品茶。这些日子,他深居简出,尽量避免卷入朝堂纷争。然而,当他踏入乾清宫,看到朱兴明凝重的面色时,心中不由一沉。
“老臣参见陛下。”周奎躬身行礼。
朱兴明屏退左右,亲自扶起周奎:“姥爷请起。今日宣姥爷入宫,是有一事相商。”
周奎谨慎地道:“陛下请讲。”
朱兴明沉吟片刻,缓缓道:“安和楼一案,朝野议论纷纷,姥爷想必也有所耳闻。”
周奎点头:“老臣略有耳闻。”
朱兴明直视周奎:“朕需要一个人来承担这个责任。”
周奎心中一震,已然明白陛下的意思。他强自镇定:“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朱兴明目光深邃:“姥爷以为,谁最合适?”
周奎冷汗涔涔而下。他知道,陛下这是在逼他主动请罪。作为国丈,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既与皇室关系密切,足以显示陛下大公无私;又非皇室直系,不会过分损害皇家威严。
“老臣。。。”周奎声音干涩,“老臣愿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