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设施招商则列举了诸如大型的冰滑梯、雪圈滑道、冰撬、冰上龙舟等热门项目,规划出专门的场地;
另外,如何与各方合作的协调方案也逐一写完。
比如演艺方案,那位跟苑太守相熟的朝沐娘子,竟不是由盛重云出面、而是柳嫣去请的……
这是什么情况?她俩不是都喜欢苑太守吗?
可惜这么精彩动人的八卦苏榛也没时间细打听,只有当不知道吧。
更为稀奇的是,整整三日盛重云都没再来,说是回白川府操持木工坊的事儿了。苏榛一听也是松了口气,毕竟她的“根”在村里,如今木工坊有重云盯着,那自然再好不过。
第140章
待三日后,所有文书工作终于弄完,苏榛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又去了趟项家,取了玉娘这几日专门给她凑出来的二百斤一年份上好的黄酱,付清了三两银子。
临走还被玉娘塞了整整一麻袋的兴盛湖土特产,有整条整条的冻鱼、晒好的鱼干虾干,而最让苏榛开心的是里头居然还有三十个拳头大小的鳆鱼,也就是现代的鲍鱼。
鲍鱼!海产!穿来大宁还没吃过海产呢,更何况鲍鱼一直就是苏榛在现代的最爱。
玉娘好奇的:“榛娘喜欢吃海味儿?那还不容易吗,兴盛湖再往北本就通外海,虽说码头不在我们这儿,但驾车也不过几个时辰。那边儿是长焦国,经常有行商过来倒腾海味儿、换咱们的盐、铁、糖、粮食回去。妹子你想吃些啥?我帮你留意着。”
苏榛:“海味儿会不会很贵?”
玉娘点点头、又摇摇头:“运到外府肯定是贵,而且也不太好运,但咱们这儿离得近还好。就拿这鳆鱼来说,活冻的、这种拳头大小的一斤有五、六只,眼下这季节约摸四、五十文左右,比猪肉贵、但比羊肉便宜不少。”
一听这价格,苏榛也是松了口气,吃得起吃得起,“那若再有来卖鳆鱼的长焦行商,姐姐帮我买个五十斤左右,不要这么大的,要一斤约摸能称十个左右的那种。”
时下也没有几头鲍的说法,苏榛只能按个数去说了。
“成,我帮你留着,小的更便宜呢。”
苏榛便摸钱袋子想留些订银,被玉娘按了手,一脸不悦,“妹子这是啥意思,我项家还垫不起这点儿铜板了?”
苏榛无奈的笑了,便也就不争了。遂进屋跟项家几位长辈们告辞,这才坐上驴车出发。
而寒酥毕竟身兼数职,就暂时留下。同时,苏榛也交待他办几件事,一是直接在兴盛湖找人完成折叠帐蓬的制作,就不必从白水村再往这儿拉了。
二是在柳嫣客栈后院儿搭三个烤窖,年岁市集的时候做烤食用。
其实柳嫣真是恨不得把苏榛也“扣押”下来,但她也明白白水村才是苏榛的“主战场”,兴盛湖留不住。
更何况苏榛人虽没常驻,却带走了赵海岳提供的镖局信鸽,这下往来书函可就快捷了不少。
她们做了约定,每日,柳嫣都会将兴盛湖这边筹备的进展、遇到的难题详细记录,绑在信鸽腿上放飞;
苏榛收到后,也会即刻回信,给出精准的指导意见或是调配人力、物力的解决方案;
遇到需要多方商议的大事,信鸽更是频繁往返,可让两地筹备工作得以紧密协同,稳步推进。
总之,所有事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回程路上也不白走,苏榛进城去找了成树,想把成树也编进年岁市集的“专车”队伍中。
成树一听每日能有固定三百文的收入,且还管吃管喝、能连续十五日,喜得眼泛泪花。
而且苏榛同成树说的时候,也刻意没避着附近的其他车夫。
其他车夫听了去,有胆大的就直接凑上前来询问,可还需要人手。
需要,当然需要。
众人立刻七嘴八舌地开始自荐起来。
苏榛见状,将初步选拔车夫的事儿直接给了成树。
因兴盛湖跟白老汉也都有相熟的车夫推荐,所以成树拿到的名额是十人。
成树一听自己可以组建十人车队,简直受宠若惊,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半晌才回过神来,用力点头应下。
这下他的地位瞬间高了,那些平日里瞧他不起、嘲笑他腿脚不方便的同行纷纷变了脸色,眼神中满是懊悔与讨好。
成树人是老实、但不是傻,他明白苏榛此举,既是对他的信任,也是想为他在这市井之中挣回一份尊严。
得苏娘子如此抬举,成树挺直了脊梁,有条不紊地向众人讲述选拔要求,声音洪亮有力,哪里还有半分往日的自卑模样。
苏榛笑眯眯地看了一会儿,拿出三两订银塞给成树,并让符秀才当场就写了契、按了手印。
订银也不是她私人荷包里的,是筹备组公帐支出,前期的七百两公帐,她分得一百两的筹备金支出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