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梁掸去蛛网灰尘,土墙壁抹净污渍,地面反复洗扫,旮旯缝隙也不放过,边边角角都清理到位,寓意过往晦涩晦气一扫而空。
其他人本来埋头苦干,又见到苏榛拿着湿抹布一边擦,一边默默在说些着什么。
心中好奇,丽娘便问:“榛娘,你大点儿声儿,念叨啥呢?”
苏榛念叨的东西是她潜意识里的词儿,毕竟她在现代的时候,从小都在棺材铺的耳濡目染,吉祥话是背过不少的。
甚至新家入住时还有一些比如“净宅咒”之类的。
萧家新家入住的时候她也如此念叨过*。
此刻被丽娘问了,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家学”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但也不必藏,反正吉祥话多说多好,便笑着一边继续擦东西,一边提高了些声音说:“踏入此门扉,晦气皆散去,祥瑞速速归。土坯藏新运,梁木聚福威,往后日月里,吉光把家围。”
一边说,一边轻扬了手中的湿帕子,代表着挥走屋内积郁的陈腐气息,借言语之力,求好运降临、阴霾消散。
大伙儿一听,干劲儿愈发的足了,乐呵呵的夸赞说得好说得好!
扫房梁跟土石缝的时候,苏榛带着春娘说:“墙缝避风患,椽头护梦甜。”
扫火炕的灰时是:“榻上眠好梦,桌前满羹汤。今入此寒舍,他日焕华堂。”
擦灶台:“灶台烟火旺,仓廪谷粟香。”
最后擦那破桌子,苏榛带着春娘大声祈愿:“寒门出才俊,困路变通联。今朝根基立,愿乔家小树,明日耀山川。”
两个娘子声音清脆、愉快,传至外头、屋顶,让外头干活儿的人听着都忍不住在嘴角挂上了笑。
明明是个破败的屋子,只要人气足、人心齐,便能在寒苦冬日里焐出融融暖意。
另外几个猎人们也纷纷问寒酥,苏娘子咋会这么多的吉祥话。等空了,若是他们家中也有啥起锅起灶翻新的事儿,能不能也教他们念叨一些。
寒酥虽不会贸然替苏榛就答应了,但也笑着回应定会一问,且他也相信榛娘定会帮的。
屋子打扫得清爽了,舒娘还取出一幅绣着梅枝的棉布帘。她本是给自家绣的,临出门儿的时候婆婆李氏塞给她的,让她带来给春娘新居添彩。
她也没理会春娘的推辞与不舍,直接将其挂在了窗前,即能遮挡漏进的寒风,又见梅枝傲雪绽于布上,给这黯淡屋舍平添不少生机。
苏榛一见,喜欢得不得了,撒娇耍赖找舒娘也要一幅:“我不管,你不能这么偏心,我家都没有这么好看的窗帘!”
舒娘拿手指点着她额头:“你要窗帘不如要个肚兜儿,我给你绣个并蒂莲,你留着洞房的时候穿,外衣一脱,里头耸着……啧啧……”
话题促不及防的跑偏,外头的男丁也不知道屋里的女眷叽叽咕咕在笑个啥,总之听着就敞亮。
春娘最后在榻上铺好厚棉被,拍打蓬松,再摆上枕头。
苏榛在家里拿了红纸过来,剪了个大大的“福”字。
丽娘已在灶上煮了一小碗的米粥,拿过来交给春娘。
春娘手指蘸着米糊,细致且均匀地涂抹在“福”字背面。随后踮起脚尖,双手稳稳地将“福”字端端正正地贴合在土墙壁最为显眼之处。
苏榛便说:“往后日子福运满盈,喜乐常伴。”
春娘笑着点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有这福字,我家就有了主心骨、有了魂儿。”
言罢,拉过苏榛的手,紧紧攥在掌心。舒娘跟丽娘也伸了手过来,四只手包覆着,
温热恰似沃土下盘根错节的根须,在这寒舍之中深深扎根。
屋里头忙完,时辰就过了晌午了。
搬家搬得仓促,开灶也没办法选个良辰吉时了,春娘就寻思着一并都请苏榛给操持操持。
苏榛自然不会推脱,极认真的净了手、理了衣衫,往灶台上摆从萧家拿来的吃食供品。
摆放顺序也有讲究,先放了果子、再放了糕饼,最后放了熟肉。
随后带着春娘站到灶台前,双手合十,盈盈一拜,口中念着:“灶神在上,乔家今日于新家开灶,未择良辰,实有冒昧。然心诚可鉴,望灶君庇佑,此灶之火长燃,家宅安宁,岁岁丰饶。愿锅中所煮,皆为生活之甜美;灶间所出,俱是阖家之欢颜。新宅新灶新气象,善缘善福善满仓。”
言罢,又带着春娘再拜,才开始着手热午食。
午食就是煮萧家拿来的冷冻饺子,因为饺子形似元宝,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等水开了,一个人胖胖的饺子在锅中上下扑腾,屋内香气、暖意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