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食简单,仍旧是叶氏把现成的包子热了、煮了些白粥,配酸萝卜腌瓜齑。
另外苏榛打开泡着狍子皮的瓮检查了一下,皮子还是硬的,看来距离泡好的第一步骤还早。
早食,大家吃得饱也喝得足,只有小山默默替苏榛心疼,忍不住在洗碗的时候小声问:“苏娘子,我无意冒犯,但整日这么吃好,银子可存得下?”
苏榛完全不介意小山的“冒犯”,相反,只有真心对你的人才会替你着想。便也跟他念叨了一下:“我们一路走过来身子底毁了大半,眼下不赶紧调养,去围猎也是个体虚的,不止拖累大家、自身也会更差。这点银子不吃了它、将来也会花在药铺的。万事以身体好为本,你说呢?”
小山仔细琢磨,认真点头:“苏娘子说的对,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您这份舍得跟豁达的。”
苏榛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她能不豁达吗?大不了就是个死,她反正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怕啥。
灶间刚刚收拾利索,乔大江就跑过来通知大伙儿路已经通了。
于是就又到了全家人跟盛重云“告辞”的环节。
苏榛都想好一会儿用什么表情“演绎”,就听到盛重云已经在外头上了马车。她探头出去看,只看到车尾扬起的雪花儿,每朵雪花都像在嘲笑她:自作多情了嘿嘿!
苏榛:?
罢了,走就走了,一天天忙得哪有空儿想这个想那个。
但回到盛府的盛重云可没打算就这么算了。
小山其实心里还有些沮丧,觉得自家公子怎么又双叒叕敪灰溜溜走了,忍不住还是多问了一句:“公子,苏娘子是不是不想理您?”
盛重云只平静的回了四个字:“她想得美。”
接下来的几日,白水村所有猎户家庭都在做着围猎前的最后准备、装车。
叶氏跟苏榛则先花了一天半时间,缝完了给行商客栈张掌柜家的三顶童帽。
家里碎皮子不够,苏榛又去了趟李家,找舒娘又买了四十文的,这次只要了黑白棕三色,仍旧是兔、羊皮毛居多。
两顶女童款式苏榛设计成了“熊猫”,黑白两色。黑毛毛专门用来镶边儿,做成熊猫标志性的黑眼圈儿和大耳朵。
男童款式则设计成现代的飞行帽款式,护耳连脖套,棕色镶白。想着男孩子喜欢往户外跑,还专门设计了帽檐能挡雪。左、右耳侧还专门拿帆布缝了两个像模像样的徽章。
左边章上绣了“好好学习”、右边绣“天天向上”。
叶氏觉得这八个字甚好,吉利!说等空下来给谨哥儿和寒酥也缝。苏榛脑补了一下寒酥戴的样子,忍不住又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但叶氏没见过熊猫,不止是她,时下大部百姓也都不知道熊猫这种兽。
苏榛也不方便解释太多,索性就说是从《山海经》里看的。
帽子缝完,苏榛本打算等送酱的时候一并带下山,但赶巧了白老汉接了其他人家的拉脚活儿,跑单程,他便专程跑来萧家问可需要带什么东西回来,苏榛就把帽子请他捎到行商客栈去。
想着让张掌柜能提前拿到,带回家哄娃。
白老汉自然是应的。晚上回村后,也把张掌柜付的一百五十文帽钱一并送了来。
苏榛从里面取出十五文给白老汉,他不肯收,说本来就是顺路。
但苏榛的原则从来都是人情归人情,人情用在别处。比如之前家里盖冰屋,白老汉过来帮忙做冰砖,这是人情、不用付钱。
但拉脚是人家白老汉的生意,生意无论大小,得按规矩付。白老汉见说不过苏榛,便也笑呵呵的收了
也因此更喜这一家子的人品。
苏榛回屋跟叶氏把钱箱子再次“请”出来,入帐一百四十文,存银增加到三两二钱零九十三文。
若放在之前的京城,都不够叶氏一根钗钱。
但此时看着苏榛的开心样儿,*叶氏也跟着十分的满足,忍不住拉住苏榛的手:“榛娘,你就给我当女儿吧,谨哥儿就是我小儿子。”
还没等苏榛说话,寒酥突然开口:“那怎么行!”
倒把叶氏跟苏榛吓了一跳,叶氏瞪着寒酥:“为何不行?”
寒酥沉默稍许,格外严肃:“苏伯一家仅剩这点血脉,怎能归了您。”
话都扯到遗孤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了……倒把叶氏给唬住了,想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但……也有几分道理。
不成不成,还是寒酥想得周到。
此事作罢,苏榛心里倒是无所谓,她反正谁的血脉也不是……
之后的两天,萧家父子全力给留守的叶氏和谨哥儿囤柴囤水囤粮,以及做最后的一些要带上山的脱水蔬菜、耐饥丸、鱼面和方便面。还要砸炭留着做蜂窝煤,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