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7章
想当初,他不过是刘家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总算在长安城里闯出了些许名堂。
近来,他手下的队伍接了个作坊城的活。
那里的房舍都按同一份图纸建造,本是驾轻就熟的工程,用不着他这个总管事必躬亲。
但差事是燕王府指派的,据说是燕王殿下亲自过问,建设局上下没人敢怠慢。
更何况,图纸上还多了一个叫“沼气池”的新鲜玩意儿,据说产生的沼气能引来烧水照明,这活计的棘手程度便陡然提升了。
“头儿,这方便面可真是个好东西!一壶开水下去,片刻就能吃上热乎的。以后弟兄们就算忙过了饭点,也不用饿着肚子干活了。”
在作坊城的工地上,刘方相正和几个匠人毫无架子地蹲在砖堆上,人手一个大陶碗,呼噜呼噜地吸溜着面条。
自打《大唐日报》介绍了这种方便面后,长安城里嗅觉灵敏的小贩次日便支起了摊子,售卖自家仿制的面饼。
图个新奇的百姓,花上几文钱就能买一块尝尝鲜,或是在摊边就着开水直接吃下。
头一批吃螃蟹的摊贩,都借此赚了些辛苦钱,虽不多,却也证明了此物的潜力。
正是这些零星的摊点,让张小田这样的大商家看到了商机,下定决心要建作坊大干一场。
不出十日,由作坊量产的方便面便铺满了东西两市的货架。
建设局麾下数万工匠遍布天下,对这种能快速果腹的食物需求极大。
加之有王富贵从中牵线,方便面刚一问世,建设局便立刻购入大批,分发给各处工地的匠人。
“那可不!想当年咱们修大明宫、铺那条通往定襄的水泥官道时,大冷天的,要是错过了饭点,就只能吃冷饭冷菜了。”
刘方相心满意足地打了个嗝,又一次向身边的匠人们讲起了自己那段引以为傲的往事。
尽管这些故事工匠们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但人人还是得摆出一副兴致盎然的神情,时不时还得插嘴问上一两句,以示自己听得投入。
这番应酬,也着实是难为他们了。
说到底,世上各行各业,谁又没有自己的难处呢?
刘方相或许只是单纯地喜欢追忆往昔,可底下的人,却没一个敢不识趣地怠慢。
。。。。。。
石明越来到忻州已近一年,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兴盛的全过程。如今,这片曾经的荒地被命名为石家村,寄托着众人对长安故土的一份思念。
天刚蒙蒙亮,石明越便起了床,随手拿了块蒸饼,一边啃着一边对父亲石养山说道:“阿耶,我今晚有事要留在县城,您和阿娘不用等我了。”
石养山望着儿子匆忙的背影,脸上满是自豪。
这孩子,当真给自己长脸。
他还没从观狮山书院结业,就已在忻州当上了里长,最近更有风声传出,等今年的棉花收完,他便要被调往县里出任县丞,前程不可估量。
“你只管忙你的正事,家里的棉花有我跟你阿娘在,误不了事。”石养山爽朗地应道。